马坑式铁矿成矿特征的新认识及找矿意义

来源 :第二届全国青年地质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w_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坑式铁矿是闽西南晚古生代凹陷铁多金属成矿带中最主要的铁矿类型.对其成因一直存在争议,主要有(火山)沉积成因和接触交代后生成因两种观点.随着研究的深入,目前大多数学者都认同"沉积-改造"这一观点.但铁质的来源、铅锌钼等多金属元素的来源、后期热液对铁矿的改造方式等仍没有定论,严重制约了闽西南凹陷带铁矿找矿工作.作者对马坑式铁矿矿床特征进一步分析,对闽西南凹陷带铁矿成矿特征有了新的认识,指出马坑式铁矿主要赋矿层位是经畲组下部和栖霞组上部的海相火山岩,海相火山作用是铁质的主要来源;燕山期中酸性岩体对铁多金属成矿的作用主要是金属元素的活化转移和多金属的叠加富集;马坑式铁矿的矿床成因:海相火山沉积-岩浆热液叠加改造型;闽西南凹陷带铁多金属找矿重点区域:梅县玉水-龙岩马坑-德化阳山一线的超壳断裂带两侧。
其他文献
金厂金矿床的围岩蚀变以对称的面型或线型为主,蚀变范围较小,不具备典型斑岩型矿床的蚀变分带特征,所以不能将其厘定为斑岩型矿床;而J-8号、J-0号矿体矿石中发现的冰长石化可能是成矿后期叠加的低温热液蚀变,因为笔者在野外工作中发现J-0号矿体存在后期叠加的石英-黄铁矿脉、石英-黄铁矿-碳酸盐脉和石英碳酸盐脉,冰长石不属于主成矿期产物,故不能定义为浅成低温热液型矿床。金厂金矿围岩蚀变即不同于典型斑岩型矿
综述中国银矿资源现状特征和潜力分析有助于解决未来中国银矿产出和需求的矛盾。中国银多与铅锌共生或伴生。其中,共生银矿以银铅锌矿为多,伴生银矿主要产在铅锌矿和铜矿中。此外,与银共生或伴生的还有锡矿、金矿,以及多金属矿等。近年来新勘探的云南兰坪白秧坪银多金属矿、河南内乡湍源银铅锌多金属矿、广东富湾超大型银矿、河南省桐柏县银洞岭银多金属矿以及四川巴塘砂西银铅锌矿等大型、特大型银矿表明我国银矿勘探仍然具有较
蚌埠隆起区东段位于华北板块南缘,是华北板块与扬子板块构造交接转换的过渡带,也是秦岭多金属成矿带与胶东金矿成矿带的交接部位.研究区内广泛出露新太古代五河群深变质岩系,金丰度值相对较高.北北东向的郯庐断裂带与近东西向的褶皱(蚌埠复背斜)及断裂构造相叠加,构成了本区主要的构造格架.蚌埠隆起区东段金矿床主要形成于燕山期,韧性剪切带控制了矿床的分布,金矿形成于叠加在早期韧性剪切带上的脆韧性变形阶段,成矿具有
火山盆地是火山岩型铀矿成矿的基本构造型式和识别标志,研究其类型与特征对指导铀矿找矿具有重要意义。研究指出对铀成矿较有利的火山盆地类型依次为火山塌陷盆地、火山断陷盆地和火山沉陷盆地。火山岩型铀矿床主要产于围岩基岩裸露的中小型中心式火山盆地中。
伊犁盆地位于我国新疆西部边陲,是天山造山带中的山间盆地,与其直接邻接的南北构造单元分别为哈尔克-那拉提中、南天山板块间的早、中古生代碰撞造山带(简称哈-那带)与科古琴-博罗科努早、中古生代陆内造山带(简称科-博带),在大地构造上归属天山造山带中的伊犁-中天山微地块,在现今大地构造上占有重要地位.通过对前人资料的研究,结合作者自身野外经历,对伊犁盆地的构造演化、主造山成盆期、构造作用及与临区盆地的对
胶西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黄金生产基地之一.区内断裂构造十分发育,主要发育北东向断裂和北北东向断裂,其次是近东西向及北西向断裂。大多数金矿床的产出位置严格受区域断裂控制,主要受三山岛—仓上断裂带、焦家—新城断裂带、招—平断裂带及其次级断裂控制。胶西北地区的地质工作程度较高,前人对该区岩浆岩的成岩时代和矿床的成矿时代进行了大量研究,也获得了一些重要的成岩成矿时代信息。胶西北地区的金矿受三山岛—仓上断裂带
随着我国核电的快速发展,对铀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目前铀矿勘查工作逐渐转向深部寻找隐伏铀矿床.而针对隐伏铀矿床有效的勘查方法已成为当前物化探勘查的研究热点.为了对比常用地球化学勘查方法在寻找隐伏铀矿床的应用效果,作者在相山火山岩型隐伏铀矿床上方选择一条试验剖面,进行了不同勘查方法的应用效果对比.从方法对比试验的结果可以看出,土壤Rn测量方法对于含矿断裂有较好的反映,但对隐伏矿体反映微弱,仅呈现为CA
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床成矿特点之一是后生次生表生成矿.石英在层间氧化带强氧化亚带溶蚀,在弱氧化亚带或过渡带重结晶,呈现一定迁移规律,因此,碎屑石英裂隙及次生加大边中发育的大量次生包裹体能够直接记录成矿物质来源,反映成矿流体的性质.通过对蒙其古尔铀矿床中碎屑石英次生包裹体进行系统研究,不仅有助于认识该矿床的流体演化和铀的沉淀富集过程,探讨成矿流体与铀成矿关系,为进一步探讨矿床成矿机理提供依据.根据流
郯庐断裂带在中生代发生了巨大的平移活动,在其东部地块内造成了拉伸与挤压相间的构造格局,对胶东金矿集中区的形成产生了重要作用.本文研究了中新生代郯庐断裂带构造演化和胶东地区不同类型金矿床的空间分布、矿床成因以及成矿年代的关系,探讨了郯庐断裂对胶东金矿集中区大规模成矿的影响.
勘查区找矿预测是矿产预测的重要部分.叶天竺通过"全国危机矿山找矿专项"的经验,总结了一套勘查区成矿地质体地质模型找矿预测方法,强调在成矿作用研究的基础上确定成矿地质体、研究成矿构造和成矿结构面特征,确定成矿作用特征标志,最后建立找矿预测地质模型.花岗岩型铀矿是我国重要的铀矿化类型之一,通过对我国华南地区花岗岩型铀矿大量资料的整理与分析,总结了花岗岩型铀矿成矿作用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