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规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周期中改行未成熟卵体外培养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lverv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目的探讨常规体外受精(IVF)周期中改行未成熟卵体外培养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09年5月在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行常规IVF周期的155例不孕患者,分成研究组(A组)60例和对照组(B组)95例,在促排卵5-7天后若发现双侧卵泡数目≥20个,或8-13天后卵泡发育缓慢且两侧卵泡数目≥15个,最大卵泡的直径平均12mm,A组即停药取卵,B组则继续按照IVF常规治疗。比较两组的Gn的用量、周期取消率、平均获卵数、成熟率、受精率、优质胚胎数、移植周期率、OHSS的发生率及临床妊娠率。结果A组共60个周期,其中5个周期取消,共移植55个周期,周期移植率为91.67%;平均Gn的用量为1029.66IU;平均获卵数,平均成熟数分别为10.29个、6.62个;平均受精率、优质胚胎率分别为77.22%、42.86%;29例临床妊娠,每移植周期的临床妊娠率52.72%;多胎发生率为13.19%;没有发生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HSS)发生。B组共95个周期,其中2个周期取消,33个周期因轻度至中度的OHSS而放弃移植,移植周期率为62.5%;平均获卵数、平均成熟数分别为13.85个、12.37个;平均受精率、优质胚胎率分别为71.97%、49.40%;28例临床妊娠,每移植周期的临床妊娠率46.67%;多胎发生率为32.14%。两组比较,移植周期率A组显著高于B组,平均获卵数、卵裂率、OHSS的发生率B组明显较高,且差异有统计学差异,而受精率、优质胚胎率、胚胎移植数、临床妊娠率、多胎妊娠率、早期流产率、宫外孕发生率两组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常规IVF周期中改行未成熟卵体外培养不仅完全避免OHSS的发生和减少了促排卵药物的使用,而且还获得了较高的临床妊娠率。因提前取卵既不需进一步的药物治疗,也不需取消周期,经济、安全、易于被患者接受。
其他文献
瀚海绿洲翠色浓──国营敦煌阳关林场采访记本刊记者李广联“渭城朝雨挹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唐朝诗人王维的这首千古绝唱,使阳关名扬天下,字
提出了384&#215;288非制冷红外焦平面UL03162驱动电路和焦平面器件模拟输出信号数字化的设计方法,从理论和实际上论述了偏置电压对焦平面器件性能的影响,阐明了偏置电压的产生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语文教学中也逐渐引入了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另一方面可以使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