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壁间(内)结石研究报告

来源 :全国首届胆囊切除术后不良反应大规模人群调查暨内镜微创保胆取石(息肉)基础研究高峰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gw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为了探讨胆囊壁间(内)结石与胆囊腔内结石的关系。 方法:对于2009.02-2009.08期间在我院普外科实施内镜保胆取石手术的116例同时合并胆囊腔内结石与胆囊壁间(内)结石患者的结石标本进行对照研究,同时对同期171例单纯胆囊腔内结石患者的结石标本进行研究,分析其临床特点并用FT-IR光谱分析和磨碎镜检的方法分析结石。 结果:116例来自同一患者的胆囊腔内结石与胆囊壁间(内)结石结石类型符合率为97.4%,均以胆色素性结石和混合性结石为主;结石磨碎镜检结果显示,116例胆囊腔内结石与胆囊壁间(内)结石华支睾吸虫卵检出的符合率为98.3%,且均显示胆色素性结石与混合性结石明显高于胆固醇性结石;上述116例合并胆囊壁间(内)结石的腔内结石标本与171例单纯腔内结石标本结石类型比较结果显示,前者胆色素性结石的比例高于后者,华支睾吸虫卵检查结果显示二者无统计学差异。 结论:胆囊壁间(内)结石主要是胆色素性或混合性结石。胆囊壁间(内)结石与胆囊腔内结石具有同源性。
其他文献
1.概述TDA884X系列单片机,包恬TDA8841/2/3/4和OM8839/9,是目前I2C总线应用最广泛的机芯。其中经济机型采用TDA8841/2(OM8838SP),高档机型采用TDA8843/4(OM8839SP)。两者的主
目的:观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后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8年7月到2009年12月357例LC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随访到338例LC患者,随访率94.68%。79人次有并发症
会议
目的:探讨纤维胆道镜微创保胆取石的可行性。方法:1997以年来,应用纤维胆道镜微创保胆手术治疗胆囊结石32例,术前B超,胆囊底体表投影位置,右上腹小切口入腹腔,直视下提取胆囊,胆囊底
目的:探讨应用息肉切除器处理胆囊壁间结石可行性;方法:在胆道镜下,以5%葡萄糖介质,将高频发生器连接息肉切除器,电凝切开罗-阿氏窦开口,取出壁间结石。结果:所有胆囊壁间结石患者均
目的: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EST)及鼻胆管引流术(ENBD)治疗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acuteobstructive suppurative cholangitis,AOSC)的临床应用及护理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探讨
会议
目的: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的手术方法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结2009年8月至2010年3月106例腹腔镜辅助下胆道镜保胆取石术的经验。结果:06例保胆取石病例术中均成功取净
会议
目的:探讨胆囊切除术对人体正常机能的影响。方法:对1115例行胆囊切除术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术后出现不良反应患者占41%,需行二次手术患者占5%,胆囊切除术后罹患结肠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应用第三代弹道超声波碎石清石系统(EMS)进行保胆取石的临床效果和操作体会。 方法:分析应用腹腔镜结合第三代弹道超声波碎石清石系统进行保胆取石手术5例
会议
目的:探讨胆囊壶腹部结石嵌顿伴炎症的内镜微创保胆取石术的可行性。方法:腹腔镜,纤维胆道镜联合行内镜微创保胆取石术,切开胆囊底部,取出结石,清理胆囊腔,确保胆囊管畅通,保留胆囊。
随着核科学技术和核能应用技术的迅速发展,世界上核动力及其它核设施日益增多。秦山、大亚湾核电站的建设并投入运行,标志着我国也进入了核电时代,但核事故辐射危害的越界影响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