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砖混结构危房动态安全监测

来源 :第十四全国建筑物鉴定与加固改造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重庆市某砖混结构危房作为监测体,利用专业化、自动化、信息化监测系统对其进行沉降、倾斜、应力、裂缝等监测,并针对监测数据进行处理以及利用时间序列预测法建立预测模型进行分析,为其危房提出可靠的安全处理依据,减少人身和财产的损失;也为砖混结构危房进行动态监测提供参考依据.
其他文献
以火灾后某混凝土构筑物为例,结合现场混凝土颜色、混凝土爆裂、钢筋与钢梁配置及损伤情况,从微观机理对该工程受火构件进行损伤分析.结果表明:受火未爆裂区域楼板和侧墙混凝土强度满足规范基本要求;侧墙外侧裸露钢筋火灾后强度不降低;楼板、侧墙内测裸露钢筋火灾后强度分别折减为0.85、0.91;钢梁、烟道火灾后力学性能可基本恢复.针对楼板和侧墙局部混凝土爆裂,钢筋外露问题,提出了具体的加固处理建议,为后续构筑
我国地震多发,且高烈度区面积较广,以往地震所造成的生命及财产损失较为严重,结构震损情况亦较为复杂,震后结构加固设计成为当务之急.对九寨沟地震中某项目主体结构的震损特征进行了分析;针对于不同类型构件,提出了相适应的加固方式;对部分加固设计参数取值提出了建议;同时强调在进行构件加固设计时,应通过计算保证整体结构的抗震性能.
文章通过某办公楼增设密集柜档案库加固设计实例,提出两种不同的加固方式,通过对加固设计思路的描述并结合计算结果,采用密集柜导轨下方增设次梁的思路,避免了楼板的加固,减少了大部分原楼面做法剔除及恢复的工程量,同时也比传统的梁板直接加固更加的经济、快捷.
某小区业主安装新风系统在梁上钻孔,部分梁上受力钢筋被打断,存在较大安全隐患.通过对钻孔的梁进行详细鉴定,并根据鉴定结果出具加固方案对梁进行了加固,解决了安全隐患.
本文对既有建筑旋喷桩加固地基的桩身完整性、直径、位置、取芯样桩体强度等进行了全面的检测,通过检测数据与旋喷桩的施工设计做了比较分析,进而对旋喷桩的施工质量做了评价,以便发现加固后的地基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办法.同时通过加固施工后与施工前期的沉降观测进行对比分析,对旋喷桩的加固效果进行整体评价.
对于改造项目,应从结构整体出发,综合考虑,重要的是如何合理的布置抗侧力构件,合理的控制结构动力特性,经过多次计算分析与比较,从而得出结构安全、经济合理的加固改造方案.
通过对九寨沟某九度区框架结构房屋围护墙体破坏情况,结合我国现行抗震规范进行分析,该建筑框架填充墙在地震反复作用下填充墙产生斜向裂缝大量吸收和耗散地震能量,起到耗能元件的作用,最大限度确保主体结构不受破坏.但同时存在屋顶女儿墙和局部过梁和轻质隔墙倒塌的情况,从而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在高烈度地区女儿墙尽可能不采用砌体女儿墙,当无法避免时,应在女儿墙顶部采用现浇的通长钢筋混凝土压顶,加密女儿墙构造柱
结构健康监测对于及时发现结构损伤,评估结构健康状况具有重要意义.结构变形作为结构健康监测的重要指标之一,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传统的人工观测技术已不能满足现有需求,长期无人自动化监测成为趋势.本文简单介绍了常见的变形监测方法,结合具体工程实例选择相应的监测方式,阐述了静力水准的工作原理,并将其运用于某商业综合体.
新旧混凝土粘结面的粗糙度检测是量化评价界面粘结性能的基础.本文介绍了现有混凝土界面粗糙度的评定指标及检测评定方法,从定量性、精确性、操作难易度、界面影响及检测成本等角度分析了各种测量方法的优缺点.基于现有粗糙度检测方法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表面特征测量仪,能够有效地在工程中推广应用.
我国早期修建和近年来新建的工业与民用建筑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损坏,采用传统砂浆修复的效果不佳,本文准备研究高性能耐久性砂浆,对以上建筑工程进行修复或直接应用于特殊要求建筑,选用丙烯酸乳液、改性剂、消泡剂等有机物对普通砂浆进行改性,以工作性能、力学性能、耐久性能等为主要考核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