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辽州城空间复原研究

来源 :2019年中国城市规划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iwei396022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感于家乡城市化进程中对原有空间格局的破坏及文脉断裂的现状,本文以近代大比例尺实测地图为底图,以明清及民初的文献记载及照片为素材和线索,结合长者记忆从水系、城墙、街道、建筑布局等方面依次复原清代辽州城空间格局,希望增加当地人对于家乡的了解,并提出希望家乡在建设过程中能够最大程度上保留历史记忆这一建议,从而让文化得以传承和延续.
其他文献
针对景中村存在生态环境脆弱、基础设施不全、景观风貌不佳等问题,本文从价值关系和影响关系深入剖析景与村的内涵特征,提出了人居环境的改善既要满足"村"的发展要求,也要兼顾"景"的服务品质.尝试从服务设施完善、环境综合治理、景观风貌提升、三类产业联动、集中规范建房、体制机制创新六个方面来改善景中村人居环境,并以汨罗市白鹤洞村为研究对象,在规划实践工作中进行研究探索,以期为风景名胜区内村庄人居环境改善提供
本文在比较国内外社区规划师工作的基础上,结合笔者实际经历,尝试探讨新建住区社区规划师工作特点(与国内目前兴起的老旧社区规划师相比).具体笔者认为包括以下三点:一是业务关注点不同,新建住区社区规划师工作方向从前端规划设计转向后端的规划验收和管理;二是,业务领域不同,新建住区社区规划师需要更多涉猎城市管理、行政和法律等相关业务和知识,同时也要具备谈判、沟通、调停和平衡权力等能力和技巧;三是目标出发点不
城中村作为外来务工群体聚居地,为城市提供了大量非正规就业岗位,是城市劳动力的"蓄水池",对解决中国的失业问题起到了重要作用.本文以一个较为典型的城中村非正规行业——深圳白石洲村的旧货买卖业为研究对象,根据2011、2016、2018三个年份的调查数据,从旧货店铺的现状经营状况、空间分布变化与供需关系三个方面探析2011-2018年以来的旧货行业的演变,以反映非正规就业群体的生存现状.调查得到以下结
城市空间结构与形态对于引导城市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杭州市滨江区为例,分别应用空间句法轴线模型与线段模型,通过整合度与连接度分析描述中心空间结构,并结合城市流量数据综合评价城市功能空间的中心性与活跃程度.其中基于轴线模型选取了全局整合度、局部整合度、全局选择度、局部选择度等参数衡量了区域内中心结构与道路网络层级.基于线段模型设置500米、1000米与3000米三个不同层级度量半径,分别计算整合度与
当前的片区城市设计,大多依据上位规划的定位,缺少从需求层面,特别是人的需求的思考.本文以西咸新区沣西新城白马河片区城市概念设计项目为例,对新时期城市设计进行了一定探索:通过基于百度地图兴趣点(POI)数据以及基于居民对于服务偏好和设施满意度的需求分析,探索建立基于人本需求的城市片区概念性设计方法,指导战略层面的规划定位调整与实施层面的规划方案设计,以期为新时期人本化的城市设计提供可参考的路径.
武汉市自21世纪初开始逐步加强对乡村地区的关注与规划编制,从解决村庄基本生活需求补充建设短板到美丽乡村建设全面提升品质,再到当下乡村振兴国家战略的提出,这一宏观背景下,武汉市以实施为导向开展了新一轮村庄规划编制的探索与实践.本文在解读武汉市村庄规划发展历程基础上,结合现行规划存在的问题以及村庄规划的核心目标,重点对实施导向下武汉市村庄规划编制理念进行解读.从规划整体思路、工作组织、规划内容、成果表
江河流域是城市发展的重要轴线,近年来杭州市提出"拥江发展"战略,实施钱塘江综合保护与开发利用工程,高起点推动钱塘江两岸规划建设.这表明杭州市把"母亲河"作为核心价值资源,拥在怀里,重视并珍惜,结束以开发建设为主的"前半场",走向发展与保护并重的"后半场".本文所研究的钱塘江流域两岸空间统筹规划策略,基于多规融合视角,梳理"多规"与现状之间的矛盾、"多规"相互之间的矛盾、"多规"与地方诉求之间的矛盾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城市轨道沿线用地如何开发建设对于构建集约高效、人性化的城市环境和活动空间尤为重要,本文在研读《城市轨道沿线地区规划设计导则》基础上,结合天津市轨道近期建设线路,从中观层面明确站点周边地区的功能地位、梳理用地建设情况、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情况,结合专项规划进行补足,并对公共空间系统提出管控要求,从而引导轨道沿线地区功能混合开发并建设强度分区控制,保障轨道沿线用地的有效控制与高效合理开发
近些年来,城市停车难题逐渐成为城市发展面临的重要问题,全国各地试图通过建设机械式立体停车设施的途径解决土地资源紧缺背景下的城市停车难的问题,而机械式立体停车设施在规划建设中面临许多问题,导致其实施落地困难.本文以深圳市机械式立体停车设施为研究对象,通过现场观察、拍照、走访等方法,对深圳市机械式立体停车设施建设现状及问题进行总结分析,从规划、实施、管理、政策等四个方面提出相应实施策略,旨在促进机械式
本文选取檀林村作为晋江侨乡村落建筑闲置问题的实证研究对象.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得出华侨、旅居港澳的侨眷常年旅居在外是造成传统村落建筑长期闲置最主要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本文进一步分析其背后的相关制度,包括闲置建筑的生成制度、闲置建筑的保护制度以及闲置建筑的退出制度,来探讨晋江侨乡村落建筑闲置的核心制度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