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脊柱全内镜技术治疗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

来源 :中华医学会第十八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十一届COA国际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olossus1982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经皮椎间孔入路与经皮椎板间入路全内镜技术治疗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和针对各种技术困难的相应对策。方法 2013 年 4月至 2016 年 3 月,采用经皮全内镜技术治疗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47例,其中采用经皮椎间孔入路29例,经皮椎板间入路18例。男 39 例,女 8 例,平均年龄 38 岁。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三伏灸、三伏贴"治疗颈型颈椎病证属脾肾阳虚型的临床疗效。本病属祖国医学之"痹证"、"项痹"、"颈筋急"等范畴,中医学认为该病是内外合邪所致:外因多为感受风寒湿邪或外伤劳损,;内因责之于肝、脾、肾等脏腑功能亏损,气血不和,经络不通,筋骨失养。
目的:经皮穿刺经椎间孔脊柱内镜手术(椎间孔镜)需要经椎间孔放置工作通道到达理想的位置,而通道的放置则依赖于经皮穿刺。传统的经皮盲穿严重依赖于术者的经验,反复穿刺透视会导致大量的辐射暴露和延长手术时间。
Purpose:Fibroma of tendon sheath in planta is comparatively rare,and its differentiate diagnose, tumor features ,treatment and complications were lack of retrospective study in clinics.
目的:外伤性半骨盆离断是一个灾难性损伤。由于只有极少数患者能活着送到医院,所以临床工作中很少见。自1915年成功救治第1例外伤性半骨盆离断的患者以来,到2006年近百年间,国外共有68例抢救成功的报导。
目的 对电磁导航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下粉碎性骨折疗效及手术技巧进行探讨。方法 35例股骨下粉碎性骨折应用闭合复位或者小切口开放复位,电磁导航髓内钉内固定。其中男26例。女9例;年龄18~62岁。平均32岁。
目的 探讨PFNA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治疗老年患者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手术疗效对比,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和帮助。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至2013年11月接受手术治疗的47例老年患者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PFNA组(28例)和人工股骨头置换组(19例)。
目的:从影像学指标及功能性两方面对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和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两种手术方式进行对比分析,寻求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最佳手术方法。
目的:综合分析全院静脉血栓栓塞症(venous thromboembolism,VTE)患者的临床特点,重点探讨疾病发病特点,为提高临床护理人员疾病预防和识别能力提供流行病学依据。方法:建立院内VTE上报系统,责任护士对病房内VTE患者进行电子上报,形成患者电子数据库。
目的:因创伤、感染、肿瘤切除或先天性疾病等原因造成的骨质局部缺失称为骨缺损。对于骨缺损的治疗临床上极为棘手,目前临床应用许多方法,各有利弊。自体松质骨移植有较强的诱导成骨能力。
会议
目的 探讨一期前后路联合椎间自体髂骨移植治疗少儿腰椎结核的安全性及临床疗效.方法 13例7~14岁患者,平均年龄约11.3岁,病程为4~9月.经CR片、CT和MRI检查后发现患儿脊柱后凸畸形明显,不同程度的椎体破坏、塌陷及死骨形成,椎间隙变窄,椎旁或腰大肌有明显脓肿,部分坏死组织进入椎管压迫脊髓神经,椎体前方多节段骨膜下结核(超过3个椎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