茭白二化螟性诱剂诱捕试验

来源 :2008年浙江省植物保护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研讨会暨会员代表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amformywi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试验结果表明,性诱捕器不同投放高度诱杀茭白二化螟效果无明显的差异,但在整个投放期内,80cm投放高度适中,在茭白二化螟4月底至5月中下旬的盛发期诱杀效果最好。诱芯有效期20d、40d、60d、80d诱杀茭白二化螟效果无明显的差异,但有效期60d、80d诱杀效果不理想,建议在实践生产中,诱捕器诱芯有效期以45d更换1次为宜。
其他文献
通过2005~2007年,对烟粉虱田间调查分析,基本掌握烟粉虱发生规律,分析引起该虫大暴发的原因,并对其防治农药进行了筛选试验,筛选出几种高效低毒的新农药,并提出了综合防治技术。
50目防虫网覆盖番茄育苗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在9月上中旬用50目防虫网覆盖进行番茄育苗,番茄出苗整齐,番茄苗生长正常。而且隔离烟粉虱效果好,平均百株烟粉虱成虫12头,而常规露地育苗平均百株烟粉虱成虫410头,苗期减少喷药次数4~5 次。50目防虫网全程覆盖番茄曲叶病毒病株发病率在0.9%~2.8%,防控效果达到90%以上,每亩可挽回经济损失5800元。2007年在温州地区苍南、瑞安、乐清、瓯海等地番
防治西瓜枯萎病应用最普遍而有效的方法之一是应用嫁接换根技术,因习惯采用黑籽南瓜作砧木进行嫁接后,西瓜变味而致品质下降。通过不同砧木品种进行嫁接西瓜比较试验,筛选出以本地十月蒲和日本圆蒲为主的适应性强、成本低、抗病增产效果好、西瓜品质佳的优质砧木,适宜大面积示范与推广。
水稻条纹叶枯病是由条纹叶枯病毒引起的病毒性病害,由灰飞虱传毒,20世纪70~80年代,在浙江省长兴县有零星发生,近20年来田间未发现该病。2004年在长兴县突然暴发,7月初开始发现病株,到7月中旬,发病田块大量产生,据各乡镇调查统计全县发病面积为9949.08亩,发病较重的田块丛病率达50%以上,株病率达17.6%左右,一般丛病率在10%左右,株病率在1%~5%,涉及15个乡镇,个别严重田块颗粒无
构建大豆花叶病毒半夏株系编码蛋白的诱饵载体质粒和猎物载体质粒,转化酵母菌株AH109,在酵母总蛋白中western blot检测发现各基因均能在酵母中正确表达。用酵母双杂交体系研究了6K1蛋白和SMVP编码蛋白之间的互作,发现6K1和CI、NIa-VPg、NIa-pro、NIb的杂交组合不但能在SD/-Ade/-His/-Leu/-Trp/X-α-gal平板上正常生长并显蓝色,而且抽提酵母质粒用特
Dicer蛋白是RNA干扰机制的关键组分,负责siRNA和miRNA的产生。它主要由RNA解旋酶结构域、PAZ结构域、RNase Ⅲ结构域和双链RNA结合结构域构成。Dicer的结构特点决定了它所产生的小RNA的结构特点。不同生物体具有不同数量的Dicer,各Dicer既有功能上各自独立的特点,同时又有功能的冗余和交叉,而在进化过程,Dicer的数量逐渐进少,功能却逐步整合从而表现出多功能的特点。
蜜蜂劳动分工与日龄紧密相关,而且可能受工蜂遗传因素的影响.本研究运用微卫星分子标记,结合Matesoft分析系统软件,在自然交尾的“浙农大1号”意蜂(Apis mellifera ligustica) (ZND No.1)蜂群内鉴定出24个亚家系。采用DPS系统的频次分布似然比检验方法对这群蜂的总体亚家系组成与扇风行为工蜂的亚家系组成进行比较分析,发现扇风行为工蜂的亚家系组成存在显著特异性。这一结
调查了设施栽培蔬菜害虫的种类及发生程度。设施内主要以微小害虫为主,茄子、黄瓜、长豇豆等作物上害虫为害相对较多也较重,同时比较了同种作物上不同害虫的发生程度。
假眼小绿叶蝉是我国茶树叶蝉类的优势种,是我国茶区分布最广、为害最严重的茶树害虫之一,浙南地区是假眼小绿叶蝉双峰型典型代表,即一年中有明显的两个虫期高峰,第一峰从5月中旬至7月上旬,以6月份虫量最为集中,主要为害夏茶,第二个虫口高峰出现在8月中旬到11月上旬,以9~10虫量最高,主要为害秋茶;一般第一峰虫量高于第二峰,第一峰是全年的主害峰,但高峰持续期则第二峰长于第一峰。近年随着浙南地区茶叶面积不断
随着设施农业的发展,一些灾害性微小害虫(如蚜虫、蓟马、烟粉虱、斑潜蝇等)常常在设施内暴发成灾,已成为浙江省设施栽培发展、提供安全食品上市的一大障碍。1999年以来烟粉虱Bemisia tabaci (Gennadius) 在温室内的蔬菜、花卉等植物上为害连年加重,卵、若虫、蛹密度高的可达1 000头/(cm)2以上。有的农民防治烟粉虱隔天用药也不能控制为害,严重影响了品质和安全性。笔者利用微小害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