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三特性发现中几个问题的解释

来源 :2005天灾预测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cf33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从六个问题看起来比较分散,实际上是紧密相连的问题入手,提出了物质三特性所表现运动力的统一性和特质不同层次相互演化的客观规律.并从知识的整体性讨论物质三特性关系.
其他文献
本文根据去年1月自今年2月81项环流特征量、北太平洋海温、太阳黑子等天文指标所建立的上百张各类预报模型图和数理统计法对我国各大流域20个水文站、北京市年降水量、全国旱、涝面积、及东北白山、丰满等8座大型发电厂来水量进行了分析、探讨和预测.其结果是:今年我国长江中游发生大洪水可能性大、松花江和黄河部分河流可能会发生中等偏大的洪水;北京市年降水量比常年要多,其他河流一般都属于中水年.
本文运用《周易》推演法,选用典型洪水年作起报点,推算未来可能发生的洪涝年,并对长江中下游2007年、2008年大洪水作超长期预报.
重大天灾,是自然界在演化过程中由可数的结构单元构成的异常事件.本文介绍了翁文波院士提出的预测天灾的可公度系信息预测方法.这是一种不涉及概率,不具有随机性和周期性,也就是说,是对自然演化事件的确定性预测.在重大天灾的确定性预测方面,可公度系信息预测方法具有较好的实践效果.
12月22日煤炭科学研究总院西安分院的同志对国内、外22-29日期间即将发生的地震作了预测.本文主要介绍如何依据MDCB查震报震法对这三个大地震三要素进行分析预测.
本文介绍了MDCB型地震监测仪,并按照MDCB查震报震法的工作程序和研究方法,重新分析研究了以往的地震前资料,对印尼苏门答腊大地震进行了预报.
为了从根本上搞好地震海啸的预警,最重要的关键在于搞好地震预报尤其是临震预报.本文通过我国地震部门对印尼地震的预测的介绍,揭示了地震海啸的震源机制,也为我国地震预测的今后发展提出了建议.
2004年12月26日7时59分(北京)时间8时59分),印度尼西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发生了1883年以来罕见的强烈地震,此次地震高达里氏8.9级,海啸3级,波及东南亚和南亚国家,死亡人数超过16.5万人."强震来袭时没有任何预兆".这种史无前例的巨灾,《时空数理信息法》早有预兆.
本文通过对海啸地震前兆的特点分析,并与一般地震前兆波的对比分析,阐述了印尼海啸发生的必然性.并提出可以通过地震前兆波的特点,对引起海啸的地震进行预报.
本文通过对资料的分析和推理,结合多年来研究各类灾害发生的规律性所取得的成果,进行全面系统的总结.以验证利用交叉网络效应带预报灾害的可信度.通过对这一模式和理论方面的阐述,为预报灾害提供参考.
本文通过对2004年诸多区域地震资料的分析和解读,利用科学的计算方式,总结出地震发生的规律性活动.从中得出一个合理的预测结果,证实了2004年印尼8.9级地震的必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