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护理管理的实践与探索

来源 :2017年安徽省医院协会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ny953823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舒城县人民医院是一所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其是一所拥有雄厚技术力量并且设备齐全的综合性医院,集医、教、预防保健、研、急救为一体.当前医学领域发展迅速,患者对医院服务的需求也逐渐提高,这促进了医护工作的加速发展,临床护理工作的管理细则也逐步发生着变化。
其他文献
预检分诊制度是指医疗机构为有效控制传染病疫情,防止医疗机构内交叉感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有关规定,对来诊的患者预先进行有关传染病方面的甄别、检查与分流制度.本院年门诊量80~90万人次左右,儿童传染病不同季节都有流行,预检分诊在就诊第一环节鉴别出传染病疑似患儿,通过指定通道引导感染门诊就诊.本院是三级甲等儿童综合专科医院,学科建设全面,门诊二级分科细,鉴于部分患儿家长对本院门诊科
医院门诊是医院医疗服务的第一关和前沿窗口,由于复杂的功能定位和密集的人流,只有合理的流程、健全的服务功能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就医需求.门诊管理的各个环节会影响门诊的医疗效率、医疗质量、医疗秩序以及病人的就医满意度.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病人对医疗服务需求的内容和内涵也在发生变化.特别是在健康中国建设的大背景下,中医医院门诊要积极探索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适应新形势新要求.
院前医疗急救是政府举办的公益性事业,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和经济发展,各种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生产安全事件和群体性疾病等突发公共事件时有发生.建立和完善院前医疗急救体系建设,能够及时、高效、有序的开展应急医疗救援工作,最大程度地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社会稳定.
血流感染为最严重的临床感染,致病的微生物包括细菌、霉菌、病毒及寄生虫等等.对身体所有器官,如:心脏瓣膜、关节等造成威胁,严重者会导致病人休克、多重器官衰竭、弥漫性血管内凝血,甚至死亡.而依据血液培养来正确诊断其病原菌,则攸关病人愈后.血培养是采集患者血液标本并接种到培养瓶中,用以发现、识别引起菌血症或真菌血症的病原微生物,是诊断菌血症和真菌血症的基本而重要的方法.血培养结果对感染性疾病的诊断、治疗
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又称横断面调查或现况调查,为医院感染检测的主要调查方式.为了解儿童医院感染管理成效,推断儿童医院感染病特点与危险因素,以采取针对性的防范措施,现将本院2014-2017年连续4年住院患儿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情况结果进行汇总分析.
PDCA管理又称戴明环,1954年由美国著名的质量管理专家戴明根据信息反馈原理提出,该方法被广泛应用于各系统、领域中,此管理过程是把病案管理的重点从事后把关转移到事前预防,以环节质控为重点,从管理结果变为管理过程.病案质量管理作为医疗质量管理的基础,提高病案质量管理规范化和科学化水平,是医院管理工作的重点.本院在医疗质量管理方面以病案质量管理为切入点,采用PDCA循环方法对病案质量进行规范化管理.
传染病是由各种病原微生物感染人体后,能够在人与人之间、人与动物之间、动物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播的一系列疾病.随着病原微生物的复杂化(包含病毒、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原虫和蠕虫、真菌等)、感染途径的多样化,以及耐药菌株的不断增多,导致一些新的传染病不断出现,已知传染病未能完全消除,一些既往得到控制的传染病又死灰复燃,卷土重来,造成传染病在人群中广泛流行,形成日益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近些年来,医院后勤社会化改革全面推进,随着后勤社会化的发展,医院的物业外包越来越成为一种趋势.但医院的后勤社会化过程中在实际推行全面社会一体化的道路上仍存在很多的困难,也给医院感染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和问题.阜阳市人民医院新区建设搬迁后,也实现了后勤社会化,物业整体外包,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医院整体面貌及服务的美誉度较原院区都有了明显的提升.
护理质量是指护理工作为患者提供护理技术和生活服务的效果、优劣程度,是衡量护理人员素质、护理领导管理水平、护理业务技术和工作效果的重要标志.护士长是医院护理系统中的基层管理者,具有沟通信息及协调科室内外的桥梁作用,并担负着科室以及所属病房管理和专科护理业务技术的直接指导作用,对提高医院整体护理水平发挥着重要作用[2].为评价护士长管理能力对科室护理质量提升的作用,并为护士长下一年培训内容提供依据,本
心理授权是授权个体内心体验的综合体,由工作意义、自我效能、自主性和工作影响四个维度组成.研究表明护士的心理授权越高,职业倦怠和离职意愿也就越低,同时工作满意度也就越高.同时,研究证实工作满意度和员工的工作卷入情况有相关性.工作卷入是指员工个体对目前所从事工作的心理认同程度,主要突出的是工作对满足员工需要和愿望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