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源切换条件下管网发生“黄水”的预测与控制措施

来源 :第八届海峡两岸水质安全控制技术与管理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uiaiyun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水源切换是导致水质化学成分发生变化的重要原因之一.本文主要研究北方某市大规模切换水源条件下的管网"黄水"控制技术,初步结论如下:(1)水源切换条件下易于发生"黄水"的管网为原通地下水的管网,该部分管网管垢特征为:管垢较薄或有中空壳垢,Fe3O4与α-FeOOH的比例(M/G)平均值不大于0.5;而通地表水管网不易于发生"黄水"现象,该管垢特征为有瘤状垢连生的厚腐蚀层,M/G平均值为2.1;(2)从水质的稳定性和腐蚀性来看,强腐蚀性水进入地下水管网时,易于发生黄水现象,且铁释放与水的拉森指数具有显著正相关性;但强腐蚀性水进入地表水管网(有致密层的管垢)时,铁释放与水的拉森指数没有显著相关性;(3)基于研究提出大规模水源切换下管网"黄水"控制技术方案:多水源分区调配技术及基于调控消毒工艺和水质调节的管网稳定性调控技术.
其他文献
在中国多数饮用水都来自水库,但是在河网地区有些城市没有合适的水库,只能从河流本身下手。中国目前许多河流面临污染严重的问题。鉴于此,嘉兴市开创了湿地技术净化微污染河网源水的先河。在石臼漾水厂前建设了国内至今规模最大的饮用水水质改善工程。石臼漾湿地是以人工湿地生态根孔技术为核心的仿自然生态湿地系统,成为我国微污染水源水质改善的成功范例,已稳定运行近5年。实现了源水主要水质指标提高一个等级的目标,并能有
当前,我国最新颁布实施的饮用水标准所包含的6项微生物学指标,无法全面反映水中病原微生物的污染状况,尤其缺少病原病毒类微生物指标.PMA(propidium monoazide)是一种具有高亲和性光敏型核酸染料.它能够选择性进入病毒衣壳(脂蛋白)破损的非活性病毒内部,与核酸进行共价结合.当PMA与PCR法联用时,可检测到具有活性的病原病毒,这一方法弥补了普通PCR不能区分活性与非活性病毒的缺陷.本文
目前我国许多水源地受到不同程度的卤代烃污染,导致饮用水中含有微量的卤代烃.饮用水往往被加热用于洗浴和饮用,加热过程中卤代烃会发生水解.本文研究了6种常见卤代烃的水解反应动力学,结果表明卤代烃的水解基本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在95℃时,1,1,1-三氯乙烷、四氯化碳、三氯乙烯、1,2-二溴乙烷、四氯乙烯和1,2-二溴-3氯丙烷的水解半衰期分别为1.0,32.4,62.4, 10.7,39.6和4.5
由于部分水源地氨氮污染严重,使得生物预处理工艺对饮用水生产的影响越来越大。研究主要对双层曝气生物滤池和单层曝气生物滤池去除氨氮、有机物和运行管理进行了比较。两种曝气生物滤池对氨氮的去除效能都很高,但前者由于沸石的吸附作用处理高氨氮污染的原水效果更好,且双层BAF在3-5℃低温期对氨氮和亚硝酸氮控制作用更强。这两种曝气生物滤池对有机物的去除能力相似,但研究中发现,双层曝气生物滤池在反冲洗方面更经济、
近年来,地下水中硝酸盐氮浓度高已经引起全球的关注.目前已有多种技术被普遍用来去除原水中硝酸盐氮.本研究选用中部某净水场之地下水水源做为原水来源,以电透析之试验,探讨对硝酸盐氮之去除效能、产水质量及电量消耗成本分析.实验结果显示,施加电压提高,可增加硝酸盐氮之去除效率,电压范围值30V至60V时,其反应时间约30秒,硝酸盐之去除效率即可达为52.50%至63.34%.当流速自2L/min增加至5L/
17α-乙炔雌二醇(EE2)是一种人工合成的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对人类健康存在很大威胁.如何安全有效去除饮用水中这类污染物十分必要.本文采用NF270纳滤膜对EE2进行分离特性研究,考察了操作压力、pH、离子强度等不同操作条件下纳滤对饮用水中EE2膜通量和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压力的增加,膜通量呈上升趋势,而截留率先上升后下降;随着pH值的增加通量增大,截留率也呈上升趋势;随着钙离子浓度的增
重点分两方面介绍了供水服务窗口部门的管理要点。从服务礼仪、用户诉求、沟通技巧以及员工状态等各方面阐述了当今供水窗口服务的发展方向。提出从"水安全"到"水幸福"的转型之路。
目的:提出了吹扫捕集-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生活饮用水中挥发性氯化消毒副产物的测定方法.方法:样品经吹扫捕集仪后,联机进入气相色谱仪和质谱仪,应用HP-5MS毛细管色谱柱,采用程序升温方式进行质谱分析,以全扫描方式进行质谱定性,外标法定量.结果: 该方法在一定浓度范围内线性良好(r>0.9991,检出限为0.20μg/L~5.00μg/L,样品平均回收率为94.7%~102.3%,相对标准偏差(RS
水源变化条件下发生黄水和未发生黄水的管段搭建模拟管网进行研究.未受水源变换影响的管段其致密而且厚的腐蚀产物为α-FeOOH,Fe3O4和γ-FeOOH,生物膜上主要为铁还原菌Geothrix sp..相反,受水源变换影响的管段,其腐蚀产物层比较薄而且松散,主要腐蚀产物为α-FeOOH,生物膜上主要为铁氧化菌Gallionella sp.和Sediminibacterium sp..随着消毒剂的投加
地面水为台湾公共给水最重要之水源,然因集水区管理困难,一旦水源水质遭到污染,一般的水质监测程序缓不济急,无法快速掌握水源状况及采取应变措施,可能增加民众健康风险。鉴于此,本研究旨在发展移动式监测平台,结合分子生物、酵素免疫学、显微镜计数等现地监测方法,针对水源中毒藻、产毒潜势以及生物性毒素浓度进行快速监测,经数据综合解析后,迅速提供水源及水厂管理单位相关生物性风险信息,以作为启动因应措施之依据。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