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科学发展观研究稀土市场规律

来源 :第十届中国稀土企业家联谊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jianwu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我们进入了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有了电子信息产业,而电子信息产业的高度发展,又需要有各种各样的电、磁、光、声等功能材料来支撑。许多稀土功能材料正是电子信息产业不可缺少的材料,他们正在电子信息产业和许多尖端技术领域中大显身手。人们把稀土这个由17种元素组成的金属大家族称作是21世纪“新材料的宝库”。稀土已经成为许多高科技产业不可缺少的核心材料,在高科技领域中拥有难以估量的发展前景。本文分析目前稀土市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要用科学发展观研究稀土市场规律,以促进稀土工业更好的发展。
其他文献
本文介绍天合公司办公大楼幕墙所用光伏玻璃组件,对光伏玻璃组件的设计和结构进行说明,结合光伏玻璃组件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总结在设计和制造过程的一些体会,为光伏玻璃组件在BIPV系统中得到更好的应用提供帮助。
与传统的电感镇流器相比,高强度气体放电灯(HID)电子镇流器具有高效节能、安全可靠等特点。已经成为光伏照明行业的发展趋势。但是如何解决声共振、提高点火启动的稳定性、达到良好的热兼容性一直都是设计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难题,本文针对这些设计难点进行理论分析,并提出了实际解决方案。
以二水合醋酸锌作为前驱体,利用超声喷雾热解技术(USP)在Si(100)衬底和FTO衬底上生长出ZnO纳米片。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衍射谱(XRD)对其形貌和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纳米片横向交叉,纵向垂直衬底生长,薄膜表面呈现多孔状。纳米片为(101)择优生长。室温下的PL测试表明,两种衬底上生长的具有类似形貌的ZnO纳米片却表现出明显不同的发光行为。
通过对光伏发电系统各个组成部分的研究,建立了一套数学模型,包括太阳辐射量模型、最佳倾角模型、太阳能电池方阵模型以及蓄电池的状态模型,以便能够对系统设计的各个部分进行优化。由于光伏发电的能力与环境因素密切相关,设计了一套数据采集系统,通过对太阳辐射量、温度和光伏系统发电量等数据的采集,实现对光伏系统的实际运行情况进行监测。
本文以钛酸丁酯[Ti(OC4H9)4]、盐酸和去离子水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和旋转涂膜工艺,在玻璃基片上制备透明的TiO2纳米薄膜。利用X射线衍射对不同温度下热处理后的薄膜和粉末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温度在350℃时TiO2微粒呈锐钛矿结构,粒径约为6.5nm;在550℃时粒径增大到60.1nm,出现了锐钛矿与金红石混晶结构。说明TiO2锐钛矿向金红石转化的温度是500~600℃。
纯化石英坩埚所用高纯石英砂,改变其中Na、K元素的含量,研究了石英坩埚中Na、K元素含量的不同对硅单晶拉制的影响。结果表明,降低Na、K元素的含量有利于提高石英坩埚的软化点,增强石英坩埚的抗变型性,提高单晶的成品率。
地面用单晶硅太阳能电池正面用于互联的电极是由丝印银浆经烧结而成的,正面栅线的高度受丝网印刷和银浆限制,无法印到很高的状态。通过浸锡工艺,可以提高正面栅线的高度。由于R=ρL/S,高度增加的同时,面积也增加了,从而可以降低栅线电阻。目前全世界仅日本有公司能对晶体太阳能电池片进行浸锡工艺处理。经过一年多的时间对浸锡工艺进行了摸索,基本掌握了整个浸无铅锡过程。此工艺作为尚德公司的一个技术储备。
本文研究了多晶硅片微晶区域对硅片少子寿命和电池性能的影响。作为晶界、位错和杂质三者聚集的微晶区域,是少数载流子的强复合中心,会严重影响硅片的少子寿命。微晶区域,尤其是晶界处,导电型SiC的生成会造成电池的严重漏电甚至PN结短路,严重影响电池性能。
本文首先对薄硅太阳电池制备技术进行了综述;然后分析了不同薄硅片太阳电池制备工艺的特点,并对薄硅片太阳电池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最后指出薄硅片太阳电池产业化关键,进而提出新型结构的薄硅片太阳电池。
对传统的NaOH溶液腐蚀制绒法进行了正交实验分析。通过实验发现,腐蚀时间和IPA浓度是影响绒面反射率的显著因素。另外通过采用NaOH溶液、Na2CO3溶液和Na3PO4.12H2O溶液三种不同的绒面制备方法,研究了腐蚀液对绒面形成造成的影响,并通过三种腐蚀溶液的对比,对金字塔形成的机制做了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