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可拓评价方法在煤层顶板稳定性评价中的应用

来源 :2011煤矿安全高效开采地质保障技术国际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xy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煤层顶板稳定性是保障煤矿安全高效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是多项地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将影响煤层顶板稳定性主要因素概化为顶板沉积环境、顶板构造特征及项板岩石力学特征等4大因素,细分为顶板岩石组合方式、岩性差异及层理变化等8个因子,把顶板稳定性级别分为:很稳定、稳定、基本稳定及不稳定4个级别;采用可拓层次分析法,建立煤层顶板稳定性评价的可拓层次分析模型,构建可拓对比矩阵,运用基于可能度的区间判断矩阵排序法建立层次总排序。对某井田煤层顶板稳定性的评价结果显示,该井田5号主采煤层顶板稳定性级别为稳定,评价结果符合实际情况。该方法具有“可拓学考虑人类思维模糊性判断”的优点,又可免去传统层次分析法的大量试算工作,是对煤层顶板稳定性综合评价的一种有益尝试和探索。
其他文献
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是一个以有限元分析为基础的大型通用CAE软件。以点电源场为例,叙述了COMSOL Multiphysics用于直流电法正演的实现过程。通过对COMSOLMultiphysics正演模拟值与解析值的对比分析,验证了应用COMSOL Multiphysics进行直流电法正演模拟的正确性与可行性。借助于COMSOL Multiphysics强大的剖分求解功能及丰
在大量资料基础上,分析了采煤对北方岩溶水系统的影响因素,运用层次分析法就采煤对北方岩溶水系统影响进行了评价,对21个国家规划煤矿区进行了影响程度分区。并针对不同影响程度提出了原则性的防治措施建议。
三维含水体的磁共振测深(MRS)正演计算涉及两个难点,其一是激发场表达式的快速计算,该表达式包含双重Bessel函数乘积的积分式,可分为两个积分区间,第一积分区间应用贝塞尔函数的汉克尔函数表述式及其大宗量渐近特性,该区间的双重贝塞尔函数积分转化为Fourier正(余)弦变换后,对其采用快速计算方法实现对区间积分的数值计算,另一区间的积分计算则直接应用一般的数值积分算法即能获得较高的计算精度;另一个
顶板水是最直接困扰煤矿的水患,随着开采方式向现代化转变和开采强度的增加,对煤层顶板岩体破坏强度增加,煤矿受顶板水害的威胁程度也在加大。深入研究顶板水害防治的勘查技术十分重要。以平朔三号井工矿为例,系统地介绍了顶板水害勘查的主要内容和综合勘查方法。重点论述了遥感水文地质测绘、地球物理勘探、水化学及环境同位素等先进的勘查方法在煤矿床水文地质中的应用及“三图—双预测法”先进的顶板水害评价方法的应用。
通过170余组煤层甲烷碳同位素δ13C1测定结果,分析了我国煤层瓦斯的δ13C1值分布特征和统计规律:δ13C1值分布范围为-73.3‰~-27.3‰;δ13C1值随煤的变质程度的增加总体增大,无烟煤阶段以后,δ13C1的变化趋于平稳,在-35‰上下波动.根据煤层甲烷碳同位素与煤级之间的变化关系,以煤的最大镜质体反射率作为指标,将我国煤层瓦斯成因分为次生生物成因气、混合成因气和热成因气三大类,并指
煤矿井下瓦斯抽放孔钻孔施工工程量巨大,现行施工及验收仍采用人工丈量的方法,难以保证符合设计技术参数。瓦斯抽放孔孔深一般不超过100 m,可以近似的认为孔径平行于开孔方位,施工中仅要求开孔方位满足设计要求。针对这种情况,介绍了一种可对煤矿井下瓦斯抽放孔开孔参数进行实时监控的智能测控系统,该系统采用基于陀螺与加速度计的捷联惯导系统对钻机的方位角、倾角进行测量,同时采用孔深测量系统对钻机钻进深度进行测量
邯邢矿区是典型的岩溶大水矿床,伴随下组煤的进一步开采,各种水害威胁凸显。通过对矿区地质、水文地质条件的综合研究,划分出了:地表水水害、煤层顶板及以上含水层水害、煤层底板高承压奥灰岩溶水害、老窑水水害和岩溶陷落柱水害等5种煤矿水害类型。并针对各类型水害,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水措施。对确保邯邢矿区矿井安全生产、指导高层决策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根据煤矿区煤层气地面与井下抽采系统中三维要素的不同特征,采用地面建筑物与抽采设备的3DMAX静态建模和基于钻孔数据的地质体动态建模,实现了煤矿区煤层气抽采要素的三维模型。运用对原始数据进行解析控制插值算法的精度和视窗的消隐与裁剪等技术,实现了三维要素的多角度观察、放大、漫游、旋转、平移、叠加、剥离、透明和纹理处理等可视化功能。利用这些技术开发的煤层气地面与井下一体化抽采三维可视化管理系统在晋城矿区
通过对彬长矿区蒋家河煤矿地质勘探数据和实际瓦斯监测资料的分析,初步总结了区域地质、水文地质、构造演化和煤岩组分等地质条件对该矿瓦斯分布的影响。结合瓦斯在ZF 1404工作面中部(向斜核部)涌出较大的特点,采用了工作面上隅角布设风帘,架设高压风管,相邻工作面采空区布设刚性抽放管路,增加工作面通风量,施工高位钻场预抽相邻岩层瓦斯和施工交叉钻孔预抽开采煤层瓦斯等综合治理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黄土塬区地震勘探成为世界级难度的根本原因是表、浅层的地震地质条件十分复杂。疏松的黄土层中激发的地震波能量弱、衰减快,是面波、折射波、多次反射折射波发育的温床。这一切决定了目的层有效波的信噪比极低。解决该难题的关键是合理选择激发参数,并辅以对观测系统等其它参数的正确选择。经过长矿区大量工程实践检验,已取得了初步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