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棉产量与衣分等性状间的相关性研究

来源 :中国棉花学会2015年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15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客观评价影响皮棉产量的因素,采用GGE双标图对黄河流域2013-2014年若干棉花区试品种主要目标性状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2年的试验结果表明:皮棉单产与单株果枝数、铃重、子指等的相关性较小,而与第一果枝节位呈稳定的正相关.皮棉单产与衣分的相关性,2年间差异较大,这可能是受年份间气候影响所致.
其他文献
以2005-2014年新疆审定的早中熟棉花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结果为数据源,通过对55个早中熟品种(含中棉所43)的熟性、产量、纤维品质、抗病性等主要性状按年度变化趋势进行分析.
为了筛选一种更加适用于陆地棉转导外源基因的方法,以新疆陆地棉新农早104为受体,利用农杆菌菌液喷雾法和花粉管通道2种转化方法转导抗旱基因DREB和ALDH,通过对棉花成铃率、F1代卡检阳性率和分子检测阳性率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农杆菌菌液喷雾法转DREB基因和转ALDH基因的成铃率比质粒注射法分别高29.9和28.6百分点,卡检阳性率分别高1.6和2.2百分点,PCR阳性率分别高27.7和20百分
本研究在300mmol·L-1盐胁迫处理3h后对4个不同棉种(G.hirsutum TM-1、G.hirsutum race mariegalante 85、G.barbadense 3-79和G.tomentosum)的叶和根取样并进行转录组测序.通过对棉种间的直系同源基因的转录本进行序列多样性分析,对这些基因在棉种驯化过程中受到的选择作用模式进行分析,得到7个受到强烈正向选择的差异表达基因,通
棉花是新疆的主要经济作物,同时也是南疆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近年来南疆地区频发冰雹灾害性天气,为了降低冰雹灾害对南疆棉花生产造成的经济损失,笔者简述了新疆的冰雹灾害概况,简要介绍了冰雹灾害类型及其对棉花的影响,分析了多年来灾后采取的补救措施,最后提出了灾后管理补救措施.
以黄河流域适宜机械化采摘的品种(系)冀航8号和冀N327为供试品种,于2013-2014年在石家庄小安舍试验田进行了为期2年的田间试验,研究不同种植密度(4.5万、9.0万、15万、18万株·hm-2)对2个品种(系)的生育进程、产量及产量构成因子、农艺性状以及黄萎病发病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1)从播种期到开花期生育进程没有变化,但吐絮期随着播种密度的提高,吐絮日期延长了3d;(2)随着密度的提
采用4×109CFU·g-1的新型枯草芽孢杆菌Jaased1,在棉花4~5真叶期进行灌根处理防治棉花黄萎病,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内生细菌枯草芽孢杆菌Jaased1粉剂灌根对棉花黄萎病的发生有一定的预防效果,可促进棉花生长,提高棉花产量.
利用农杆菌介导法转化玉米phyA基因,在basta除草剂筛选条件下,通过组织培养获得了棉花再生植株.对T0代再生植株进行除草剂喷施后观测,部分再生植株对除草剂basta均有明显抗性,并保留抗性植株进行南繁繁育,后续利用Bar抗性基因和PhyA特异引物,利用PCR对抗性转基因植株的T0、T2代分别进行检测,电泳结果显示分别扩增得到约500bp和200bp的预期大小目标条带,表明外源基因在不同世代中均
为了提高棉花耐盐性评价的科学性和合理性,采用模糊数学和信息熵理论,提出作物品种耐盐性模糊熵权综合评价法,该方法通过计算耐盐试验的综合性状指标的盐害系数,建立相应的评价指标矩阵,然后借助于信息理论中的熵权理论,利用各评价指标的变异程度计算熵权,实现品种的综合评价.于2014年在江苏南京设置砂培试验,采用150 mmol·L-1的NaCl水溶液模拟盐胁迫,以各指标盐害系数为依据,运用模糊熵权综合评价法
汇总分析了黄河流域设立抗虫棉区域试验以来国家审定春播常规抗虫棉品种的主要性状.结果表明:审定品种的产量水平提高;单株成铃、铃重、衣分均呈上升趋势;生育期缩短,株高增加;纤维长度变化不大、断裂比强度提高、马克隆值略增加;高抗枯萎病品种占审定品种的14.7%,抗枯萎病品种占审定品种的41.2%,耐枯萎病品种占审定品种的44.1%;抗黄萎病品种占审定品种的11.8%;耐黄萎病品种占审定品种的88.2%;
抗虫棉新品种的选育和推广,是棉花种植方式上的一项重大变革.鑫秋公司多年来在棉种选育及推广过程中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取得了很好的成效.提高了棉农的科技植棉水平,优化和调整了棉区的种植结构。并针对工业发展,农村劳动力缺乏;棉花管理用工多、生产成本大幅度提高等问题,提出了改进措施:要加强棉花品种省工栽培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加强套作低耗、省工、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的研究与推广,为我国稳定发展棉花生产做出新的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