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全寿命费效比的北斗智能配网系统

来源 :2015智能配电系统和分布式能源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lqiqi20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配电网是电力系统中直接面向用户的环节,肩负着向用户提供优质、高可靠性电能的重任。作为企业,力图使配电系统发挥最大效能以减少成本。因此,如何统筹考虑配电效能与费用之间的关系,是本文的研究重点。从费用一效能的角度出发,开发研究出一套基于卫星通信的智能配电网系统,符合国家电网公司全面资产全寿命周期管理的指导思想,具有很强的推广应用价值。
其他文献
为适应微电网工况稳定运行,异步恒速风电机组需要具备低电压穿越能力。针对某型号异步风电机组特性,提出了采用全功率背靠背变流器的技术控制,机侧变流器稳定定子电压,网侧变流器稳定直流母线电压且对有功和无功解耦控制,在MATLAB/Simulink中建立了750kW风电机组仿真模型,并对整改后的机组进行了现场测试验证,使其具备了低电压穿越能力。
本文对微电网电源规划评价指标中的动态时空特征进行了研究。首先在经济性指标中加入了时变参数,建立了随机过程模型以描述微电网电源规划项目的动态时空特性,包括未来投资机组成本和燃料价格随时间的波动特性,用于评价待定电源规划指标由于未来时空特征的不确定性而可能带来的风险损失。然后,本文针对微电网不同评价指标、不同层次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引入了层次分析法明确各指标的权重,对计及动态时空特征独立微电网的电源
配电网作为承载"服务优质"的终端电力网络,其中故障快速处置能力是优质服务水平的重要体现之一,在大力降低配网故障跳闸率的背景下,如何使"服务"更加"优质",缩短故障抢修处理时间显得更具现实意义,本文从故障抢修的各个环节进行过程分析、时限统计,挖掘影响恢复供电的显性因素和隐性因素中,找到其中可控、能控因素,最大限度降低可控、能控因素的影响,并有效应对非可控因素的影响,从而缩短故障抢修处理时间。
带电更换110kV隔离开关是解决隔离开关故障率较高,保持变电站供电可靠性的主要措施之一。带电更换110kV隔离开关主要技术难点是:作业空间不足,作业位置不佳,作业过程中电场对人的影响的理论参考资料不足,国网湖南带电作业中心进行户外进行带电更换的试验,研制分流线支撑升降器装置,并进行相关仿真,结果表明:装置使用方便,可靠支撑住拆卸下的引流线,保证作业人员的安全,引流拆卸支撑起来时,地面作业人员也要穿
本文介绍了基于SOA思想,利用信息交互总线实现了配电自动化系统DAS与电网AM/FM/GIS系统的集成。既满足了DAS与GIS间的配网图形模型数据源唯一性维护需求,同时DAS利用GIS提供的馈线地理沿布图,地理背景切片图(卫星遥感图片、栅格图片),结合系统自身的实时数据,实现了配网设备基于地理背景信息的实时展示,满足了配电网调度运行业务对地理信息的需求。调度员直接可以在DAS系统中,完成故障或异常
本文从两方面对微电网保护进行研究,即系统级保护与的单元级保护。结合微电网的特点对比了两种保护的优缺点。分析表明,系统级保护与单元级保护的组合能够充分满足微电网保护的要求,有效地保障微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电力系统在本质上是一个广域系统,因此应从系统角度调度系统的资源。本文首先解释了广域保护的概念,并论述了广域保护可行性和必要性,以及广域保护的基本构架。其次,本文说明了以原安全稳定实时控制的"三道防线"为基础拓展出的电力系统广域保护的"四道防线",并简单说明了各防线的作用和未来的发展趋势。在文章的最后,介绍目前世界各国在广域保护方面所取得成绩,包括实际的广域保护系统和已取得的理论成果;以及目前基于同
针对智能电网调度技术建设中对信息处理、数据存储和互动性方面的要求不断提高,提出了面向智能电网的云计算技术支持系统方案,云计算技术的引入可以解决多系统海量数据的存储和处理,系统的集成和扩展的统一性、功能的部署和调度的灵活性等技术上的关键点和难点,结合云计算技术的相关特性,就如何利用云计算的相关技术、优化支持系统基础平台建设进行探讨。
随着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技术的发展,分布式发电技术已经广泛应用在电力系统之中,成为一种新型的发电方式。分布式发电技术具有清洁、环保、高效等特性,其并网技术成为研究的热点问题。本文针对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设计了一套Buck-Boost型多电池光伏并网逆变器,由太阳能光伏电池板、Buck-Boost斩波电路、逆变电路等部分组成,并对光伏发电最大功率跟踪MPPT控制方法和逆变器并网控制策略进行研究,分别
本文以国家电网公司《配电网规划设计技术导则》和《配电网典型供电模式》为设计依据,结合汉川马口地区概况、电网现状和电力需求等进行分析,对该地区进行配电网规划设计,并通过与预期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相对比,进行成效分析,验证了本设计方案的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