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制造业小微企业职业卫生现状分析李

来源 :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职业卫生专业委员会2019年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了解成都市制造业小微企业的职业卫生管理现状,各企业岗位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水平,员工的职业健康情况。为本地职业健康主管部门在职能调整后(原安监部门转至现卫生健康部门),合理配置职业卫生资源,防治职业病,保障小微制造业工人健康,促进职业卫生工作向纵深推进提供参考。方法 对成都市制造业小微企业进行现场调查、检测及评价。结果 共调查、检测及评价52 家制造业小微企业。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严重的20 家。成立了职业卫生领导小组、建立了职业卫生制度、职业健康监护制度50 家,49 家配备了专/兼职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分布频次前11 位的职业病危害因素依次为噪声、粉尘、锰及其化合物、高温、电焊弧光、苯、甲苯、二甲苯、乙酸乙酯、乙酸丁酯、甲醛。共检测770 个点位,637 个点位符合国家限值要求。应体检1454人,实际体检675 人,检出职业禁忌42 人次。结论 噪声、粉尘、锰及其化合物、高温、电焊弧光、苯、甲苯、二甲苯、乙酸乙酯、乙酸丁酯、甲醛广泛存在小微制造企业中,应高度重视,尤其是噪声、粉尘。噪声、粉尘超标情况较多,防噪、防尘措施应重点监管。应严格按照GBZ 188-2014《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职业健康体检。
其他文献
本项目于2016年8月选取武汉市三个典型代表点位,进行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采样,通过对每个点位常规监测数据和VOCs污染特征及组份分析结果,从中得出机动车排放VOCs的贡献.另外,通过不同类型机动车排放尾气中VOCs成分分析,证实机动车排放是武汉市大气VOCs的重要来源的.武汉市臭氧生成主要受VOCs控制,部分情况下,由VOC和Nox共同控制;减少VOCs排放对臭氧控制非常有效;而控制机动
菲是一种具有代表性的多环芳烃,其广泛存在于环境中,是具有致癌性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本文总结了菲降解菌种类及降解质粒的研究进展,解析了菲的两种降解途径,即水杨酸代谢途径和邻苯二甲酸途径。探讨了表面活性剂在生物降解过程中的作用,细胞固定化技术的发展等,为研究环境中多环芳烃的降解行为提供理论基础.
本研究采用盆栽模拟土壤重金属污染的方法,研究蒲儿根在Cu污染处理下的耐性及富集特性.分析结果表明:在Cu处理下蒲儿根生长受到显著抑制作用(P<0.05),但仍能成活生长,说明对Cu具有一定的耐性;其叶部最高Cu含量为1097.35mg kg-l,达到了富集植物的标准,迁移系数和富集系数均小于l.综合考虑,蒲儿根对Cu具有一定的富集能力,可以作为Cu污染土壤的植物修复材料.
京津冀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全面开展,火电行业是其中的推进节能减排和雾霾治理的重要领域,有必要对京津冀火电行业的PM2.5减排效果进行评估.本文运用随机前沿分析(SFA)方法对2006-2015年京津冀火电行业的PM2.5减排的环境效率进行评估,并结合对数均值迪氏指数分解法(LMDI)分析火电行业规模、机组结构、能效提升及末端治理等多个因素对火电行业PM2.5减排的影响.结果显示,京津冀火电行业的环境效
基于2004-2015年四川省的年度样本数据,采用DEA-BCC模型和Tobit模型测度分析了区域环境治理投资效率及其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该时期区域环境治理投资效率水平过低,在较多年份里的综合技术效率呈现无效状态,其中纯技术效率水平过低是综合效率值难以提高的关键限制因素;区域环境治理投资的规模收益均为递增趋势.影响因素的探析结果发现:现阶段,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对环境治理投资效率的改善有积极
目的 应用人类全基因组表达谱芯片分析,识别职业性汞暴露人群血浆差异基因表达谱,通过生物信息学的方法 识别相关信号通路以及通过荧光定量PCR 的方法 验证差异基因。方法 收集江苏省某水银温度计工厂和荧光灯工厂参加职业健康体检的工作人员生物样本和资料,将研究对象分为两组:高浓度汞暴露组(尿汞浓度>35μg/g 肌酐)、低浓度汞暴露组(尿汞浓度<35μg/g 肌酐)。使用人全基因组表达谱芯片进行基因表达
A cross-sectional study was conducted on a total of 584 exposed subjects and 138 controls in an electronics factory.We evaluated DNA damage levels of different workers exposed to hazard inside electro
目的 通过对2010~2014 年鄂尔多斯市尘肺流行病学特征分析,了解鄂尔多斯地区尘肺发病特点与分布规律,为预防、控制尘肺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将2010~2014 年尘肺病例资料信息录入Excel,利用SPSS 20.0 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该地区2010~2014 年共诊断新发尘肺病372例;尘肺种类以煤工尘肺为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尘肺新发病例没有时间聚集性,呈区域性聚集,地
目的 通过了解煤制甲醇项目存在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控制效果,提出职业病危害防护改进措施。方法 对项目进行职业卫生调查,对作业场所中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并分析。结果 生产过程中工人接触的主要职业病危害因素为粉尘(煤尘)、毒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硫化氢、二氧化硫、氨气、联氨、甲醇)和噪声。结论 该建设项目的 职业病危害控制措施是有效可行的,但应进一步加强粉尘、噪声的防护措施。
目的 了解某选煤厂职业病危害现状及防治对策.方法 进行现场职业卫生调查,对作业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检测,对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人员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结果 该厂32.5%噪声检测点8 h 等效A声级不符合职业接触限值要求,8.8%煤尘检测浓度不符合职业接触限值要求,接触有害作业的工人尚未发现职业病.结论 该厂职业病危害重点是噪声、煤尘,应加强噪声、煤尘的检测及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