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与渔业:影响和对策

来源 :2010水产科技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li5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渔业与人们日常生活的关系越来越密切.2006年全世界消费的食用水产品达1×108 t,平均每人约16.7 kg.同年,中国的水产品生产量达5×107 t,平均每人约消费40 kg,为国人提供了动物蛋白摄入量的1/3.绝大多数的渔业生物是变温动物.因此,渔业也越来越受到全球气候变化(如水温上升,大气环流紊乱,降水量异常等)的威胁,从而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渔业生物的生存、分布、数量、群体组成、生产量以及与渔业相关的产业和服务的产值和效益.气候变化影响我国渔业的途径主要有水温升高,厄尔尼诺-南方涛动现象,海平面升高,降水量及水资源分布异常等气候变化正在胁迫着渔业且胁迫的状况还将可能恶化.可以看出,在气候变化的影响下我国渔业显得非常脆弱.因此,今后迫切需要加强渔业相关的基础研究和推进国际合作.
其他文献
为了探索干旱区棉花高产节水新途径,在大田条件下选用新陆早45号为试验材料,设置2个水分处理(常规灌溉Ti:播前灌溉下生育期间70%~75%田间持水量;有限灌溉T::播前灌溉下盛蕾至初花期50%~55%田间持水量、初花至盛铃期700/~750/田间持水量、盛铃至吐絮期50%~550/田间持水量);每个水分处理下设3个种植密度:低密度12万株.hm-2(D1)、中密度24万株.hm-2(D2)和高密度
过氧化氢(H2O2)是一种重要的耐逆信号分子,参与调控植物生长发育、胁迫响应、程序性死亡和种子萌发等重要生理过程.研究发现,H202预处理种子能够打破种子休眠,促进拟南芥和小麦等植物种子的萌发.盐胁迫下棉花种子萌发率下降,H202预处理能否提高盐胁迫下棉花种子萌发率目前还不清楚.本研究旨在明确H202预处理对盐胁迫下棉花种子萌发的影响及其机理.为此,以鲁棉研41号为材料,利用40、80、120μm
陆地棉是广泛种植提供天然纺织纤维和食用油之一的经济作物。盐分胁迫影响棉花种子的吸水膨胀,导致棉花种子萌发慢、出苗难、成苗率低、生长发育迟缓。长期盐胁迫还导致棉花长势下降,出叶速率减慢,果枝数减少,现蕾、开花、结铃推迟,花铃期缩短,蕾铃脱落增加,产量降低。中国拥有丰富的盐碱地资源,研究棉花对盐胁迫的耐受性有利于棉花生产区域的拓展。
棉花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培育高产、优质的棉花品种是每个育种家的目标,而利用棉花的杂种优势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棉花具有很强的杂种优势,杂交棉出苗快,现蕾、开花较早,抗性强,产量高,纤维品质好;因此,其种植得以推广,尤其是在长江流域棉区,杂交棉已成为主导品种。目前,我国杂交种的生产仍以人工去雄、授粉为主,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资源,制种效率低、成本高,严重制约了杂交棉的推广和应用。因
随着适龄劳动力的减少和人工成本的增加,黄河流域棉区棉花收获由人工采摘向机械收获转变的迫切性日益增加.本试验旨在明确黄淮海棉区机采棉的适宜播期和播种密度,为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栽培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试验于2013-2014年在河北省河间市瀛洲镇国欣科技园西区(36°41′N,116°07′E)开展.播期为主区(4月20日,5月1日和5月10日),密度为裂区(5.7万~7.5万株·hm-2、7.5万~
According to our studies on the growth of benthic diatoms in the settlement substrata at abalone hatcheries in both Dongshan county and Zhangpu county, this article addresses the correlations between
银鱼为1年生小型鱼类,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是中国重要的经济鱼类.中国银鱼虽多为洄游性鱼类,但由于栖息地变化、移植放养等原因,目前在太湖、滇池等淡水湖泊和一些水库中还可以发现淡水陆封种群.每年春季,洄游型银鱼成鱼入江、河进行产卵洄游.其卵孵化后仔稚鱼顺流而下,进入大海育肥.银鱼的资源量会受到水位、饵料丰度、敌害生物、污染等各种原因所影响.自20世纪80年代起银鱼的资源量呈下降的趋势,其主要原因可以归
本文根据国内外近期的研究成果,介绍了淡水蚌类体内活性物质的相关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淡水蚌体内具有自身代谢调节功能的活性物质、元素对淡水蚌生命活动的调节、调节自身的免疫功能的活性物质、可提取药用活性物质的4个方面的研究进展,以促进淡水蚌体内活性物质的提取、深开发和进一步的发展.
为了对4个地理群体中华鳖(Pelodiscus sinensis)的遗传多样性状况进行本底调查,本研究对我国中华鳖的4个地理群系(黄河鳖、洞庭鳖、日本品系中华鳖、黄沙鳖)线粒体DNA控制区基因片段进行扩增和测序,得到长度为474 bp的片段.分析结果表明,20条序列T、C、A、G4种核苷酸的平均含量分别为28.4%、13.7%、36.4%、21.5%.共检测到31个变异位点,其中缺失/插入位点5个
链状亚历山大藻是一种能产生麻痹性贝毒的有害赤潮藻类,研究环境因子对链状亚历山大藻生长特性的综合影响,找到链状亚历山大藻生长的适宜条件,对有效预报赤潮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设计了四因素三水平的正交实验,探讨了温度、盐度、营养盐、光照强度等环境因子对链状亚历山大藻生长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实验范围内,链状亚历山大藻生长最佳条件为温度20℃,盐度30,光照强度5 000 lx,培养基中氮磷含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