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砖混结构校舍抗震鉴定及加固方法研究

来源 :第10届全国建筑物鉴定与加固学术交流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chao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徐州市某中学三层砖混结构的教学楼建造于上世纪80年代,后续使用年限为30年.为保证后续使用年限内的安全工作,此文对该教学楼的场地、地基基础和上部结构进行了第一级抗震鉴定,提出了该建筑存在的构造措施问题.在一级鉴定的基础上,进行了二级抗震鉴定,通过验算墙段综合抗震能力指数确定不满足规范要求的墙段.对于综合抗震能力指数小于1的墙段,采用钢筋网砂浆面层单面或者双面进行加固处理的办法,并进行抗震加固设计.最后对楼屋面预制板和女儿墙给出加固处理建议,可供同类工程参考.
其他文献
2008年5月12日汶川发生8.0级大地震时,成都市区有很多新浇或正在浇筑的混凝土,如何判定混凝土受地震的影响程度及其处理,是一件棘手的事情.本文通过对该地区的多个工地的新浇混凝土及钢筋握裹的检测,阐明:新浇混凝土遭遇地震时,如果其模板与其支撑系统良好,拆模后混凝土表面又无损坏,则内部混凝土强度很难受影响而强度减低,因为混凝土内水泥水化行为是一种持续的化学反应,几乎只受温度及湿度的影响,内部混凝土
某教学楼由于采用预制空心楼(屋)面板,需对其预制楼板进行加固处理.根据预制楼板的结构特点,采用了在板底增设横向体外钢筋的加固方案,提高了预制楼板的整体性,也对此类结构的加固累积了经验,可供今后的工程设计参考.
将偶联剂直接添加到环氧胶粘剂体系的A组分中,考察了其对多填料型、少填料型和无填料型环氧胶粘剂拉剪及抗压强度的影响.此外,针对添加了偶联剂的胶粘剂经时存放后抗拉剪及抗压强度的变化进行试验.结果表明,添加偶联剂能明显提高各类型胶粘剂体系的拉剪强度,但其对抗压强度的影响各异.含填料型胶经时存放后,因偶联剂掺量不同,拉剪强度变化趋势不同,而抗压强度随时间的增加先增后减,在存放30天时达到峰值.无填料型胶拉
硬度检测是评价增强纤维塑料加固施工质量的重要手段,通过两种硬度计检测试件硬度的实验对比数据表明,加固施工验收规范规定采用邵氏硬度计进行测试更为合理.
上海市宝山地区共有非成套住宅约47万m2,多为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所建造.由于当时的条件限制,居民二户甚至六户合用厨房或卫生间.为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由政府组织对这类非成套的住宅逐步进行成套改造.介绍了成套改造方案的选择和所考虑的一些问题,并对主要采用的单纯外扩式改造方法作了详细介绍,分析了改造后的效果,安全性及沉降控制情况得到改善。
本文首先介绍了XX市玉皇庙工程的古建维修加固的现状,其次介绍了木基层修缮加固;木、石柱加固;献亭石柱加固等具体施工措施,正确地采取对古建古建筑物维护、修缮与加固改造中的措施,在施工中提高工程质量。
目前,对建筑结构进行补强加固已成为建筑行业的一个重要分支,在现代社会中对建筑结构的补强加固技术进行开发研究已显得非常必要,且具有重要的社会效益和巨大的经济效益.本文对混凝土结构的加固原则,以及常见的加固方法的特点及应有范围进行了简单的介绍.在实际加固工程中,应根据被加固构件的受力特点,并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及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力求做到安全适用和经济合理的统一.
为了更有效率地开展中小学校舍的抗震鉴定、加固等一系列的工作,结合徐州市教育局直属中小学校舍砖混结构的安全性及抗震鉴定工程实例,依据相关标准,通过收集图档资料、排查分类、查阅相关资料、现场检测与分析等方法,对不同情况、不同年代的砖混结构校舍提出了一种兼顾效率、经济及准确性的检测方法,探讨了砖混结构校舍检测的内容和取样数量等问题,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鉴于汶川地震中中小学校舍建筑受损严重,针对现有校舍建筑进行抗震鉴定成为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文章结合徐州地区中小学框架结构校舍的抗震鉴定,探讨了鉴定过程中应注意的关键问题,并对鉴定中所包含的89栋框架结构校舍的鉴定结果进行了汇总,着重分析了框架结构校舍在鉴定过程中所暴露出的共性问题,供后续抗震加固工作及类似工程参考.
为了了解中小学校舍框架结构的现状以及有针对性地开展加固改造工作,中小学校舍的安全性检测变得十分迫切.结合徐州市中小学校舍框架结构的检测工程实例,介绍了框架结构校舍的检测内容和检测方法,并探讨了检测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