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国产血管内支架植入术治疗布加氏综合征的术后随访

来源 :中华放射学学术大会2016、中华医学会第23次全国放射学学术大会暨中华医学会第24次全国影像技术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wanfu20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对经皮国产血管内支架植入术治疗布加氏综合征的术后随访,对比单纯PTA治疗布加氏综合征与经皮国产血管内支架植入术后疗效,得出PTA术后植入支架可以保证血管的长期通畅,明显减轻患者症状,阻止病情进一步发展。 方法:对单纯实行PTA治疗和国产支架植入治疗的患者各40例进行随访,全部病人均先行B超及腔静脉造影检查,部分病人做了选择性肝静脉造影。随访包括实验室检查、彩超、X线拍片和造影、生存时间和死亡原因,对肝静脉通畅率、病人生存时间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本组所随访的40例病人,植入腔静脉“Z”型支架40枚(其中一病人植入2枚)支架大小20mmX60mm、肝静脉支架4枚,除一例为单纯肝静脉梗阻而植入支架外,其余3枚均于腔静脉支架植入后症状不改善而再次行肝静脉支架植入。术后造影顺利进入心腔。本组病人于术后2—7天内多数症状和体征明显改善,尤以胸壁静脉曲张、双下肢水肿、腹水消失最快,肝脾肿大病人亦于出院时(平均住院天数3天)经B超检查明显缩小。部分病人仍有弥漫性肝损伤和/或肝硬化改变,食道静脉曲张病人经胃镜及钡餐检查显示明显减轻或消失。结论:经皮国产血管内支架植入术治疗布加氏综合征疗效明显优于单纯PTA治疗,并发症发生率低,长期疗效满意。
其他文献
膝关节是下肢活动和负重的重要关节,膝关节感染一旦发生应尽早治疗,若不能有效控制,很有可能导致膝关节活动障碍.治疗时不仅需要控制感染,还需要最大程度恢复膝关节功能[1],因此,感染后的治疗、护理极为重要.1例左肾先天性缺如患者于2013年7月20日行右膝关节开放性损伤清创缝合、右膝髌韧带修复缝合术,术后关节腔感染,于2013年7月31日在急诊下行右膝关节镜检、关节清理、置管持续冲洗引流术,由于患者为
目的 探索多模态磁共振成像对宫颈癌化疗后早期效果评估的价值方法 收集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期间,经细胞学涂片或活检证实为宫颈癌且接受化疗的患者15例.所有患者在化疗前及化疗后1个月分别行多模态磁共振成像检查,成像序列包括常规T1WI、T2WI、DWI、BOLD-MRI及DCE-MRI,并测得相关检查指标,包括肿瘤最大径dmax、DWI检查指标ADCmean;BOLD-M
目的 随着公众健康意识的提高,CT辐射的危害也引起大量关注,国内外学者对CT低剂量扫描的研究与应用越来越重视。对于对象选择来说,有研究指出颅脑出血复查患者、婴幼儿等,对扫描方法来说有研究分别单纯降低管电压(KV)或者管电流(mAs),但是针对“颅脑病变低度可能”患者没有系统研究。本研究首先与神经科医师共同根据临床查体情况筛选“颅脑病变低度可能”患者,通过减少扫描管电压(KV)和管电流(mAs),探
目的 比较MRI与CT多期动态增强扫描诊断肝硬化伴肝癌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2年1月-2015年6月收治且经病理组织学确诊为肝硬化肝癌的34例(44个病灶)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已接受MRI及CT多期动态扫描,且影像学资料完整,比较MRI与CT多期动态增强扫描在肝硬化伴肝癌患者中的诊断效能.结果 本组34例患者共44个病灶,CT共确诊病灶39个,诊断准确率为88.64%;
资料与方法:经动脉化疗栓塞术的48例原发性肝癌患者, 其中男30例,女18例,年龄18~75岁,平均51岁。每例首先肝固有动脉正位常规DSA造影。然后进行多角度DSA,为左右前斜位35°各造影1次,根据造影最佳显示角度,超选择插管至肿瘤供血动脉。术后再行正位DSA和多角度DSA,比较可能遗漏栓塞的小病灶。结果:常规显示病灶个数为56个,造影时有18例患者肝亚段动脉因相互重叠
目的:应用CT能谱成像技术,对肺孤立性结节进行能谱成像研究,找出其能谱曲线特征、基物质浓度和血流动力学变化规律,探讨能谱成像技术多参数、定量分析诊断肺孤立性结节的可行性及应用价值,为肺孤立性结节的诊断提供新的形态学、功能学依据.方法:收集我院2012年03月至2014年05月,胸片或CT平扫发现实性肺孤立性结节,进一步行宝石能谱CT肺部二期增强检查的患者86例,最终纳入本研究的患者共63例(男30
目的 探讨四种不同扫描方案下64层螺旋CT尿路成像技术的图像质量,寻求最佳的尿路显影方法。方法 60例泌尿系统正常人群分为4组,每组15例,分别采用以下辅助方法进行5分钟延迟扫描:A大量饮水仰卧位、B大量饮水俯卧位、C静脉水化组、D少量利尿剂组,对尿路连续性的评估、解剖结构的显示、输尿管充盈度的显示进行图像质量对照评估。
目的 探讨PET-CT的辐射防护问题。方法 对PET-CT检查中的辐射途径进行分析,并对辐射防护经验进行总结。结果 PET-CT检查中的辐射问题是可以防护的,跟踪监测分药/注射工作人员受照剂量无一人超标。结论 只要提高认识、重视防护用品,遵守放射防护原则,工作人员的受照计量不会超标,可以控制在安全范围内。
目的:胼胝体膝部主要由前交通动脉供血,而压部主要由大脑后动脉供血,因此较膝部更易受到影响.基于以往的研究,我们推测轻中度高血压可引起胼胝体血流灌注的不同.本研究的目的在于采用三维准连续动脉自旋标记(3DpCASL)技术定量分析轻中度高血压患者胼胝体血流动力学变化. 材料与方法:43例高血压患者(男性32人,平均年龄47.1±7.9岁,血压157±25/96±13mmHg)和32例健康志愿者(男性
目的:探讨双源CT在房颤患者经导管左心耳封堵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经导管左心耳封堵术的7例房颤患者,所有患者术前、术后均行双源CT心脏成像检查。术前在首次扫描和延迟扫描原始横断面图像上观察左心房耳部有无血栓。利用3D立体图像观察左心耳的形态。通过两次多平面重组(MPR)获得左心耳开口部截面图像,第一次MPR按照平行于左心耳长轴的方法获得左心耳斜冠状位图像;第二次MPR遵循垂直于左心耳长轴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