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尽快修订《关于医师执业注册中执业类别和范围的暂行规定》的建议

来源 :第四届第四次全国中西医结合临床教学工作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ocsecurity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98年6月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从法律上规定了国家实行医师资格考试制度。对中医类别的职业范围划分以及医师职业资格考试进行了探讨,分析了中医临床医师同时使用中医及现代医学技术有其现实必要性和合理性,并指出“中西医结合临床专业”教育应运而生,它具有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医学专业人才,而现有规定严重妨碍了规定学历中医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机会,挫伤了他们学习中医的积极性,对修订有关中医执业医师执业类别及范围有关规定的建议进行了阐述,以达到推动我国医学事业包括中医事业的全面健康发展的目的。
其他文献
胸腰段是脊柱骨折脱位的好发部位,常伴脊髓、圆锥、马尾神经损伤。后路减压、短节段经椎弓根4枚螺钉固定是该类骨折目前常选择的固定方法。本文介绍了自2008年1月~2010年12月,采用经伤椎置钉6枚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胸腰段骨折37例,获得了良好的临床效果。通过本组病例的观察,伤椎置钉复位原理由间接复位变为直接复位,避免了4钉固定间接复位对正常椎间盘的过度牵张。同时伤椎置钉,通过预弯的连接棒使骨折椎向前
目的:通过对三踝骨折的手术治疗,分析探讨手术中的相关问题,提高手术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8年1月至2011年6月对56例有完整随访资料的旋前、后外旋型(Ⅳ度)三踝骨折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男32例,女24例;年龄21 ~65岁,平均34岁.根据Lauge-Hansen[1]分型,旋后—外旋型Ⅳ度37例、旋前—外旋型Ⅳ度29例.受伤距手术时间2小时~21天.内侧采用标准内踝切口显露内
目的:探讨中药内服联合康复新液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疗效。疗效。方法:将80例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采用白头翁汤加减联合康复新液灌肠治疗,对照组口服柳氮磺胺吡啶片,2组均治疗2个疗程(4周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结果: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92.50%,对照组总有效率7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
三点剥扎加部分粘膜环形切除术治疗环状混合痔,是在常规痔剥扎术的基础之上结合现代理念的创新。本术式与PPH比较,在术后疼痛强度方面虽高于PPH术,但在术后发生水肿及产生异物感方面却明显优于PPH术,同时即克服了常规术式的弊端,又较之于PPH术,具有经济实惠、术后效果更佳的优点,值得推广。手术方法为:局部浸润麻醉或能管麻醉,采用膀胱截石位,常规消毒后,观察痔分布情况。取截石位时钟3, 7, 11点,在
苏子降气汤方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用以治疗由痰涎壅肺,肾阳不足所致的上实下虚喘咳证。方中有:紫苏子,半夏,川当归,甘草,前胡,厚朴,肉桂(一方有陈皮),笔者在临床工作中,遇到痰气壅盛的便秘病人采用本方治疗,达到了同病异治的效果,体现了中医学审证求因,辨证论治的思想。
为观察改良术式,采用自行设计的小钩针加扩肛治疗陈旧性肛裂250例,结果一次性治愈246例,二次治愈4例,治愈率100%。结果表明,该术式简单易行,疗效可靠,术后无并发症,苦痛小。治疗方法为:患者取侧卧位,肛门常规消毒,局部麻醉。右手持手术刀片,在肛门3-9点任意一处距肛缘1cm,作一放射状切口,深达皮下,用12cm弯止血钳沿肛管皮下分离至齿线,然后退出弯止血钳,将钩针平行放入,侧刃针尖向外,至肛白
明代医家陈实功所著《外科正宗》就以前对外科疾病的内治法继承的基础上,重点创新了内外治结合疗法,其最善于手术疗法。陈之书中强调使用腐蚀劣药、针、刀用具,丝线、药线等祛除顽肉死肌,则新肉得生。就痔疮而言,其所创外用药物枯痔法、药线结扎枯痔法疗效好,患者痛苦小,至今然用于临床。
目的:观察术后中药坐浴联合全程抗痨对结核性肛瘘创面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入院患者60例按入院先后顺序编号,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为30例,治疗组采用术后中药坐浴联合全程抗痨治疗,对照组采用术后链霉素溶液坐浴加全程抗痨治疗。结果:治疗组在术后减少疼痛、促进创面愈合、缩短愈合天数等方面的疗效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术后中药坐浴联合全程抗痨具有促进就结核性肛瘘创面愈合,缓解疼痛、缩短治疗时间的
医学-不管是中国医学或是西方医学,无论是早期还是现代,都属于文化范畴。医学的发展实系于其文化母体,与文化母体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诞生于东方的中医学,与中国的人文地理条件及主导的传统文化有着相互依生关系。诞生于西方的早期医学与东方早期医学有着同样惊人的相似之处。她们都是建立在巫术或宗教活动基础之上的,都与巫术、宗教有着历史的渊源,在早期都属于经验医学的范畴。中国医学与西方医学比较有其自身的优势:综合
中西医结合思维培养是中西医结合人才培养的重要方面,本文结合笔者讲授课程《中西医结合医学导论》对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五年制本科)人才培养过程中中西医结合思维方式的培养进行初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