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面向“优等生”的特别举措

来源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hongb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就大学中对“优等生”的特别举措,对学生进行意见调查,并分析其特征。为此设计了一方面对这一举措的制度化持有怎样程度的积极性意见进行提问,另一方面列举出10多条有关对“优等生”支援和奖励的项目,对每个项目要求标出积极性程度的问卷。用此问卷对大学生实施调查,进行因子分析和回归分析,并进行说明。指出:对于面向“优等生”给予怎样的支援与奖励并形成制度化,希望能成为一份基础资料。
其他文献
四川外语学院划归重庆市后,珍惜川渝情结,把握高等教育大众化契机,着力打造了今天的四川外语学院成都学院。经过八年的艰苦创业,四川外语学院成都学院现在已由过去单语种发展到多语种,成为在四川省语种最多的外语专门高等本科院校,并以坚实的步伐,走出了一条思想观念大转变、服务经济大发展、办学条件大改善、教育水平大突破、教学质量大提高、社会形象大提升的科学发展之路。
高职院校要不断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才能持续健康的发展。作为一所行业高职院校在办学过程中,就合理引入企业管理的理念,创新管理机制,促进了师资队伍建设,提升自身的办学实力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实践,也为其他行业高职院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案例和实践经验。
“产学结合”是高等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和正确途径。高职院校要准确定位,树立以服务为宗旨的理念,培养满足行业、企业需求的高技能人才,从而实现高职院校持续健康发展。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四川职业技术学院成人教育由小到大、由少到多、由弱到强的发展历程表明,改革开放是成人教育,也是整个国民教育发展建设的真正源泉和动力。成人教育要珍视并光大“新、活、严、多、大”的基本特色;要认识明确,高度重视成人教育;要解放思想,不断创新成人教育;要注重质量,严格管理成人教育;要整合资源,不断壮大成人教育。
本文针对日本公共财政支出对于高等教育投资偏低,家庭负担沉重的状况,论述了政府资源分配方式的变化,提出政府资金分配方式应向向个人资源分配方式转型,财政支出方面国立大学应逐步法人化,最后探讨了私立大学质的问题与大学破产问题。
上海交通大学高教研究所曾经以国际可比的科研成果和学术表现作为主要指标,采用客观的并且可以验证的数据,进行了全球性的大学排名,自2003年公布以来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本文沿用相似的思路和指标体系,对世界大学在5大学科领域的学术表现进行量化评价,重点分析中日两国的名牌大学在这些领域的学术指标上的表现,并与各领域百强大学进行了对比。
本文首先概述日本高等教育评估的现状及其历史背景,以此作为国内逻辑,讨论Burton Clark三角模型出现的大学、政府、市场参与大学评估的形式,力量均衡和变化。通过参考Merginson and Rhoades的论述,总结当今高等教育的国际化和与之相关的评估的争论,探讨以不同于国内逻辑的形式出现的评估的国际逻辑的意义。
本文通过介绍大学教授队伍的资质开发(FD)的理念和目的及其制度化过程,以FD制度化与大学评估制度化的关系为重点,探讨了大学评估的现状及课题。其结论明确了大学评估是在与FD制度化的密切关联中达成其功能;两者的达成目标为大学学术事业的质量保证;以提高作为专业技术职务的academicprofession资质为目的;课题为学问(scholarship)再建及质量保证等问题。
本文首先论述中日两国本科课程的变化与动向,指出在极大的程度上而言,中日两国主要是参照美国模式,积极推动各自国家的本科课程改革。通过分析美国一般教育的理念与实质、其产生作用的社会环境、美国高等教育的特性以及中日两国的现状,对中日本科课程改革与美国模式做了比较,指出借鉴他国模式改革本国的课程应注意的问题。
二战后日本在大学教师培养方面的变化之一是其国际化。本文依据各种全国统计资料分析日本大学教师队伍的国际化以及全体外籍教师的动向,同时实证分析外籍教师中数量最多的中国籍教师,集中探讨中国籍教师在日本的动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