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汉族人群结核易感基因多态性与结核病临床特征相关性的研究

来源 :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2011年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bo2009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中国汉族人群结核易感基因多态性与结核病临床特征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多种SNP分型技术对459例中国汉族结核病患者的VDR基因FokI位点和Taql位点、NRAMP1基因D543N、INT4和3UTR位点、MBL基因H/L、Y/X和Q/P位点以及IFNG基因874A/T位点进行基因分型,采用X2检验和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各基因位点多态性与结核病临床特征(性别、发热、病灶范围、空洞、咯血、初复治)之间的相关性。结果:VDR基因FokI位点基因型变异在发热病人与不发热病人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具体分析FokI各基因型与发热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C/T基因型(13.2%)与C/C+T/T基因型频率(86.8%)在发热病人中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BI基因Q/P位点基因型变异在初治病人与复治病人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VDR基因Taql位点、NRAMPl基因D543N、INT4和3’UTR位点、MBL基因肌和Y/X位点以及IFNG基因874A/T位点各种基因型变异在结核临床特征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VDR基因FokI位点多态性与结核病发热症状相关,其中C/T基因型对于结核病人的发热可能具有保护作用;MBL基因Q/P位点多态性可能与结核病人复发具有相关性。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无痛人流麻醉前应用少量西地泮,阿托品预防依托咪酯、芬太尼复合麻醉不良反应的效果。方法:全组3800例,ASAI~II级,孕期38~80d,自愿终止妊娠的孕妇,于麻醉前先注入西地泮、阿托品混合液(西地泮2mg,阿托品0.2mg),后按依托咪酯0.2~0.3mg/kg注入依托咪酯芬太尼混合液(依托咪酯16mg+芬太尼0.1mg+生理盐水共10ml)7~12ml,观察记录麻醉前后,手术中、清醒
目的:探讨痔疮术后镇痛镇静的合理用药方法。方法:选择ASAI~II级的痔疮患者360例行术后镇痛,随机分为A、B、C组,各组120例,术后镇痛药物为A组药物配伍为舒芬太尼50ug~75ug(1ug/kg)复合0.15%罗哌卡因50ml,B组药物配伍为舒芬太尼50ug~75ug(1ug/kg)复合0.15%罗哌卡因50ml、咪唑安定2mg~3 mg(0.04mg/kg),C组药物配伍为舒芬太尼75u
目的:评价肺部手术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检索日期截止至2010年6月。检索关键词为:tuberculosis, pulmonary resection、pneumonectomy、surgery、 surgical treatment、 lung resection、 drug-resistant、 multi
目的:探讨CT引导下经椎弓根穿刺活检术在脊柱结核诊断中的应用及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2011住院10例胸腰椎疑似脊柱结核病人行CT引导下经椎弓根穿刺活检术结果分析。结果:10例病人8例诊断为脊柱结核,1例诊断为骨巨细胞瘤。结论:CT引导下经椎弓根穿刺活检术对脊柱进行活体组织检查可直接获取病变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鉴别良恶性,结合临床,影像学,从而对病变组织进行定性诊断,指导临床治疗。
目的:了解异烟肼在结核病合并慢性肝病患者中药代动力学特点,从而指导临床用药。方法:将60名结核病患者按是否合并慢性肝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抗结核治疗过程中,分别于服药前、服药后1h、2h、4h、6h、8h、12h检测异烟肼血药浓度,比较两组患者异烟肼代谢特点。结果:两组异烟肼血药浓度监测所示:服药后各个时间点浓度比较,观察组血药浓度均大于对照组,30例观察组中24例服药后1小时达到高峰,6例2
目的:评价以ESAT6、CFP10为基础的ELISPOT试验和PPD皮肤试验在涂阴肺结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09年6月入住山东省胸科医院的可疑肺结核患者共263例,对其行PPD皮肤试验、以ESAT6、CFP10为基础的ELISPOT试验,根据出院诊断将其分为涂阳肺结核、涂阴肺结核、非结核患者三组,计算两种试验在涂阳、涂阴肺结核诊断中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并比较优劣。
目的:初步探讨CD4+Vα9-J27/Vβ29-D1-J2和Vα9-J27/Vβ29-D2-J2TCR四聚体对结核感染检测是否有特异性。方法:应用已有的果蝇S2恒定细胞株,分别表达、纯化获得2种生物素化rCR复合物单体并制备成相应四聚体。结果:流式细胞分析结果:除非结核呼吸道组与正常健康人组间无统计学差异,其余肺结核组与其他三组对照组,脐带血组与肺结核组、非结核呼吸道组和正常健康人组间差异均有统计
目的:比较利福平(RFP)和利福布汀(RBT)的体外抗结核分枝杆菌活性,分析两药交叉耐药性,同时评价RFP和RBT耐药性与rpoB突变的关系。方法:采用微量平板alamarblue检测法(MABA)检测RFP和RBT对168株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的体外抗菌活性;并对该168株结核分枝杆菌的rpoB基因81个碱基对核心区的rpoB基因片段进行DNA序列测定。结果:66株RFP敏感株均对RBT敏感(
目的:比较初复治肺结核及合并肺外结核的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sIL-2R、IFN-γ的表达,以探索结核病的免疫机制。方法:采用流式细胞仪抗体双标法对170例患者的血清CD4T细胞、CD8 T细胞、CD4/CD8进行检测;用定量酶联检测试剂盒,双抗体夹心ABC-ELISA法测定170例患者的血清中sIL,-2R、IFN-γ的含量。结果:(1)初复治肺结核及合并肺外结核的患者外周血CD4 T细胞、CD
目的:构建分枝杆菌膜锚定表达载体,并分析外源目标蛋白的表达情况及其亚细胞定位。方法:在分枝杆菌胞内表达载体pMFA42的基础上进行改造,人工合成结核分枝杆菌(Mtb)19kDa脂蛋白膜分泌信号序列,将其插入高效的突变犁fuirA基因启动子(pfurAma)下游构建新型的分枝杆菌膜锚定表达载体pMFA42M。PCR扩增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编码基因,亚克隆至上述两种载体中并电转化分枝杆菌(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