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化钙对白云石矿干法脱硫效率影响研究

来源 :浙江省地质学会2017年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kiqp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白云石矿为脱硫剂,研究了不同脱硫温度、不同Ca/S比和添加CaCl2.2H20改性剂对燃煤脱硫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白云石矿具有较好的脱硫性能,在空气流量200ml/min,Ca/S=2,随着脱硫温度升高脱硫效率逐渐增加,900℃时,白云石脱硫效率可达75.23%.随着Ca/S增加脱硫效率快速增加,Ca/S超过2后脱硫效率缓慢增加.白云石中添加CaCI2.2H20改性剂可以明显提高白云石脱硫效率,添加3%CaCI2.2H20时脱硫效率可以从原先的75.23%提高到84.58%.采用XRD和FESEM对脱硫产物进行物相和显微形貌表征,探索了白云石脱硫过程及机理.
其他文献
本次老虎潭水库水体取样调查根据大气降水量分为丰水期和枯水期,两期采样点均在相同位置,且同时采取了岩石样、土壤样、水系沉积物样、生物样(包括水生物样和陆生物样),基本覆盖了水库的整个生态系统,较为全面地反应了该区的天然放射性现状.根据调查结果分析,该区的放射性强度属于正常本底水平,其水质就放射性而言,是安全的,为可开发利用地区.
岙坑萤石矿床位于浙东沿海成矿区带仙居朱溪萤石金银成矿远景区.通过地质测量、探矿工程等一系列勘查手段,大致查明了矿区地层、构造及岩浆岩等分布特征,总结该区萤石矿成矿地质条件、矿床特征及控矿因素,为寻找同类型萤石矿体提供参考依据;通过探矿工程揭露该区萤石矿体与多期次多阶段的构造蚀变密切相关,矿体的规模、产状等严格受断裂构造控制;硅化为区内最为普遍亦最为重要的围岩蚀变类型,是重要的找矿标志.矿床成因类型
通过对浙江省江山市长台地区区域地质资料的分析,构想长台地热地质特征、热储结构与空间分布,经分析得出长台地下热水的分布受峡口盆地断裂构造控制,且与萤石矿带的成因具有联系,热水由大气降水沿导水、储水的构造系统深循环形成.
本文通过改变球磨改性条件,测定钼矿尾矿砂吸油值、活化指数确定最佳改性条件;对最佳改性条件制备的样品进行粒度分布测试和XRD分析,研究钼矿尾矿砂的结晶度变化.研究表明球磨改性可以改变钼矿尾矿砂的结晶度,XRD分析表明球磨后钼矿尾矿砂中石英主峰强度减弱,添加硬脂酸和钛酸酯改性剂的样品中石英主峰减弱最明显.由此得出球磨使石英晶体结晶度减小,加硬脂酸和钛酸酯偶联剂改性剂后更有利于降低晶体结构完整性.
凯里古油藏储层沥青有热解和氧化两种成因.热解沥青成熟度较高,沥青反射率在1.41%-1.42%之间,不发荧光;氧化沥青成熟度低,沥青反射率在0.51%-0.52%之间,沥青及包裹体发黄绿色荧光.氧化沥青红外光谱上脂族基团的吸收峰强度大,含氧基团吸收峰较明显,萜烷组成以较高丰度的长链三环萜系列和低丰度的霍烷系列为特征,甾烷系列中含有相对丰富的孕甾烷,表明经历了严重的生物降解.古油藏的油源主要来自下寒
矿区地球化学异常具有分带性,以横岭花岗闪长岩体为中心W-Mo-Cu-As-Sb-Pb-Ag-Zn综合异常,与已发现钨钼矿体及含矿地层岩体套合较好,岩体向矿区南部延伸,地层未受后期构造影响,是成矿有利部位.通过矿区成矿地质背景的研究,总结矿体分布特征及成矿规律,初步探讨和建立成矿模型,预测赋矿层位与空间.
本文通过对松阳地区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结果分析研究,基本客观有效地反应测区地球化学场特征,几乎所有的矿床、点均有异常分布,凸显地球化学找矿成果,为区域矿产地质调查提供了丰富的地球化学找矿信息.
作者通过对车盂铅锌银多金属矿矿床成矿地质条件,矿床地质特征进行综合整理归纳总结,重点分析矿床形成的主要控矿因素,指出地层、构造以及后期岩浆侵入等因素控制了该矿床的形成.通过综合研究,建立矿床成矿模式.根据矿床模式,指出本区铅锌矿成矿条件有利,应该选择矿化较好地段开展深部工作,辅以物化探等多种大比例尺工作手段,确定深部隐伏岩体的大致位置与深度,进一步寻找有工业意义的铅锌矿体.
煤层气合理的工作制度对煤层气的产量以及采收率至关重要.通过对筠连地区煤层气提产阶段的阶梯提产和线性提产方式进行剖析总结,从目前的产气情况、阶段的流压保持水平、阶段累计产气量等因素进行综合对比,提出阶梯提产方式更加适合在筠连地区,并且不同的提产方式对煤层气的采收率有较大影响.同时结合数据分析,提出了阶梯提产的两个关键要素分别为提产幅度和稳定时间,为煤层气的提产工作制度优化提供了可借鉴的意见.
浙江衢州源口-梅坑普查区位于扬子、华夏两大构造单元的复合部位,属于钦杭成矿带东段.区内多金属矿主要赋存于花岗斑岩岩体内外接触带,本文依托浙江省地质勘查基金项目"浙江省常山县源口-开化县梅坑一带铜多金属矿普查",以斑岩体为研究对象,利用岩石学、矿物学、地球化学等手段,研究其成因及成矿潜力,以期为该区进一步找矿勘探,提供借鉴意义.研究表明其赋矿花岗斑岩多为高硅、富碱、过铝质S型花岗岩,通过对比德兴等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