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碳期货市场的均值回归过程研究:基于EU ETS的实证分析

来源 :北京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unwood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际碳排放交易是实现低成本减排、应对气候变化的有效方式,碳市场经济金融规律是有关方面广泛关注的热点;尤其是碳市场作为一个新兴能源市场和金融市场,其价格、收益、市场波动态势及风险状况是否遵循一定的均值回归过程,能否做出一定的预测,这对于投资者和有关政府的决策都至关重要.为此,引入均值回归理论、GED-GARCH模型和VaR方法,考察EUETS的碳期货市场的运行特征.结果发现,不论是2006年的配额事件发生前还是发生后,目前而言,EUETS的碳交易期货市场的价格、收益、市场波动以及市场风险的变化均不服从均值回归过程,即它们的运动具有发散性,暂时不具有可预测的特性,这主要是由于一系列复杂因素的综合作用,导致碳市场效率不高,市场反应过度.未来需要加强有关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加大国际合作力度,提高碳市场的效率.
其他文献
会议
稀土是功能性材料、战略物资的源头,光与色的精灵,稀土"应用"是科技创新、自主知识产权、原创核心技术的精髓.在研发生产全面提升高效灯用稀土三基色、多组份荧光粉的同时,需加快对白光LED照明用蓝光和紫外激发的黄色、橙色、红色、深红色、绿色、蓝绿色、蓝色荧光粉和新型宽色域、全光谱荧光粉以及EL、OEL、OLED、稀土配合物、荧光染料、量子点纳米晶、荧光微晶玻璃、透明陶瓷荧光材料的研制开发和产业化,进一步
文章从HEV动力镍氢电池用高功率储氢材料、低自放电镍氢电池用RE-Mg-Ni系储氢材料、代替镉镍电池为目标的低成本储氢材料三方面对稀土储氢材料产业前景进行分析,就稀土储氢材料专利策略分析探讨了稀土储氢合金的全球专利、中国专利的申请态势、主要申请人,研究了稀土储氢合金的关键技术的稀土储氢合金的技术功效,建议加强产学研结合,加大对专利技术的挖掘,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意识、鼓励对外申请,制定符合中国国情的专
本文基于配分函数方法和多重分形谱分析,研究了WTI原油价格的多重分形的非线性动力学机制.本文发现WTI原油价格具有多重分形特征;通过打乱时间序列以破坏序列自相关,发现打乱后序列多重分形特征显著减弱但依然存在,从而发现多重分形特征的内在动力学机制主要来源于长程相关性,同时也受到胖尾概率分布的影响;通过跟踪多重分形谱左半谱和右半谱在不同时延下的演化轨迹,发现短期投资者较长期投资者面临更大的大幅波动风险
绿色电力为再生能源发电之电力.欧美国家将绿色电力与一般系统电力分开销售,消费者可自由选择电力来源.由于绿色电力的发电成本较高,且具有环境保护价值,因此以较高的电价在市场上销售.有鉴于气候变迁议题受到全世界重视,零碳排放的再生能源成为新时代产业发展重点,各国的能源政策里,常以提高再生能源发电比例为目标,而自愿型绿色电力制度即为达成此目标的方法之一.台湾地区电力属于国营事业,目前并无额外销售绿色电力.
本文旨在以结合动态规划与二项式选择权定价模式特性,改良序列复合选择权之二项式评价模式,以作为评估适当之永续能源发展各项洁净能源策略价值.全文以2010年台湾地区预估生产毛额(GDP)为基数,评估至2025年为止,面临不确定GDP变动情景下,探讨不同洁净能源配比机制建立之策略选择议题.本文导入改良式二阶段序列复合选择权评价模式,在2015年时满足2020年二氧化碳密集度与否之洁净能源机制为第一阶段选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中国所面临的资源和环境压力不断加大.推行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发展服务业已成为中国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的重要手段.本文利用OECD提供的2006年版多国投入产出表,对服务业的能源消耗进行跨国比较分析,在国际比较中考察中国服务业的相对能耗水平.结果表明:(1)就服务业总体能耗水平而言,中国服务业的总体能耗水平比除韩国和波兰之外的OECD国家都要高;(2)就服务业各部门的能耗水平而言
有鉴于台湾地区能源进口依赖度高达99%以上,加上为追求能源永续发展,节能减碳已是全民的共识与政府的施政重点之一,因此能源供需长期预测是极为重要的基础研究工作.本文应用台湾LEAP(Long-range Energy Alternatives Planning System)模型从事能源供需的长期预测并模拟4种政经情景.首先,依2008年永续能源政策纲领,政府订定的节能目标主要为降低能源密集度,预计
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调整共同影响着资源的需求量.粮食、淡水资源与能源是国民经济发展所必需的物质基础,这些资源能否实现供需平衡,直接影响到可持续发展与国家安全.本文以系统动力学为主要方法,对未来我国的人口总量、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进行了预测;在此基础上对未来粮食、淡水和能源的需求规模进行了仿真,提炼出人口、经济与粮食、淡水和能源需求的关联模式,并进行了灵敏度分析.分析表明,我国居民粮食消费
为了研究世界上128个国家人均碳排放轨迹的收敛性特征与造成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本文利用σ—收敛、绝对β—收敛与条件β—收敛模型对其内在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根据收入水平划分的5类国家群体,在40年的时间尺度上均呈现碳排放速率的收敛.本文研究了人均GDP、人口总数、煤炭、石油、天然气消费量等因素对碳排放轨迹的影响程度,实证结果显示,对不发达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对碳排放变化轨迹影响最大,对发达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