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社会环境下的档案信息资源建设

来源 :2018年云南省档案工作者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阐述了智慧社会概述和档案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推动,并针对档案信息资源的重要性提出了智慧社会环境下的档案信息资源建设对策.总之,智慧社会环境下的档案信息资源以用户为中心来构建,从内容、界面、方式等方面提供了“按需订制”的非常贴近用户需求的个性化服务。
其他文献
高校档案蕴藏着丰富的信息资源,是高校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不可估量的开发利用价值.在电子时代、信息时代的背景下,要怎样提升档案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水平,充分发挥档案的价值,做好档案的开发利用,高校档案管理建设显得非常重要.必须要加强对档案管理者的创新意识与发展意识的培养,借助网络的平台,强化信息资源的共享与交流功能.
智慧城市是城市信息化的必然结果,作为记载城市建设历史的档案馆,其信息化必须要与智慧城市的建设统筹规划和考虑,必须要建设与智慧城市相匹配的智慧档案馆,将“死档案”转变为“活信息”.在全面感知与互联的前提下,智慧档案馆中的数字信息可以通过手机、电脑终端及微信、微博等社交媒体,开展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信息预约查询、信息咨询及信息获取服务。技术只是手段,服务才是目的,智慧档案馆作为新一代的档案馆,应该创新
本文阐述了高校档案文化与校园文化之间的关系,分析了目前高校档案文化产品开发的困境,提出了高校档案文化产品开发服务于校园文化建设的途径.
近年来,保山市档案局(馆)通过精心策划、整合资源,运用档案展览、出版书籍等形式,推出“记忆保山”系列档案文化产品,用产品讲好档案故事,以产品弘扬档案文化,有效助推保山文化繁荣,扩大档案社会影响.
在新时代背景下,档案事业如何与智慧城市的建设进行深度的融合,建立线上和下并行的服务模式至关重要。档案部门必须要积极地分析和把握当下的实际需求,转变旧有观念,在现有的档案资源和技术条件下,对档案服务新模式进行创新,从而使档案信息的利用程度得到提高,服务水平不断深化。
本文从提高认识,开展档案开发利用的重要性及意义为前提入手,随后概述了网络环境下开发利用档案的一系列方法措施,最后就工作中开发利用档案遇到的实际问题做了深入探讨.
在智慧社会环境背景下,档案资源管理已从以往的实体管理向档案信息化、智能化管理演变,档案资源已不再是束之高阁,封存保密的文字资料,而是推动企业发展的文化资源的一部分,充分开发利用档案资源是档案工作者亟待掌握的工作技能。企业档案工作者应建立档案资源开发成果考核机制,建立档案资源利用效果鼓励机制,继续加强档案数字化建设。
本文从观念的接力和服务功能的接力着手,对宾川县档案馆的社会服务功能做了简要阐述.该馆的服务功能除了基本的存史利用外,还有更广泛的为资政服务,为社会教育服务、为信息传递服务、为人类智力开发服务、为学术交流服务、为文化休闲服务、为市场服务等。
2011年以来,云南省档案局开始进行少数民族口述档案征集的调研活动,目前已做好白族、佤族、傈僳族等13个云南地区少数民族的专题数据库.为了丰富馆藏,加档案馆资源建设进程,云南省档案局征集处于2018年5月赴昭通展开了关于苗族芦笙舞口述档案征集的活动,笔者有幸参与其中.通过这次活动,不仅让笔者对苗族悠久的历史及丰富多彩的特色文化产生浓厚兴趣,同时笔者对苗族芦笙舞传承方法提出了建议:建立传承人档案,保
本文就宾川县乡镇档案工作现存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结合实际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强化乡镇档案工作的对策:增强全社会档案意识和法制意识;强化档案工作的规范化管理;切实提高档案工作者的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