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组化手工操作与机器制片的比较

来源 :首届环渤海地区病理技术新进展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3633426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通过手工操作与机器染色两种染色方式对ER、PR、Ki67、HER-2四种抗体进行比较,探讨这两种染色方式对染色结果的影响。研究结果提示,无论手工还是机器染色定位都比较准确,但传统的手工操作相对具有不稳定性。指出,对于ER、PR免疫组化染色,应用机器染色的切片细胞核着色清晰,背景干净;HER-2染色中,应用机器染色肿瘤细胞膜着色更清晰,更易判断,且胞质无或很少出现非特异性着色,并且应用机器染色的HER-2切片在NodiQC质控中达到合格;Ki67抗体对外界环境要求不高,所以染色机器与手工染色变化不大。表明机器染色技术具有优越性,值得推广应用。
其他文献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担负着临床各科室无菌物品的供应工作,为各科室提供无菌器材、敷料等医疗用品,其工作质量直接影响到医疗质量和安全。每项工作都关系到医疗、教学、科研水平。也是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环节。
在对网状纤维染色中,为了得到稳定的染色效果,氨性银的配置非常关键,氨水的过多过少都会对染色产生不良影响,且氨性银液易见光分解,故须避光保存。氨性银的浸染实践不宜过长或过短,必须现配现用。用氯化金调色的时候,必须观察,过长会使网状纤维染色过浅,过短使背景颜色太深。网状纤维具有嗜银,且胶原纤维具有嗜酸性,所以在VG复染下,易着色,呈红色,进而与网状纤维分辨出来,从而得到鉴别诊断的满意效果。
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是一个受多因子、多步骤调控的复杂过程,选择合适的生物标记物对结直肠癌的诊断、治疗和预后有着深远的意义。本研究采用直接测序方法,检测结直肠癌中K-RAS基因的突变,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
国内大部分病理科已建立和开展了免疫组化技术,已成为病理诊断不可或缺的手段,因此免疫组化技术标准化在病理诊断中是日益紧迫和必要的。免疫组化标准化的内容包括:染色前组织处理标准化、组织制片标准化、抗原修复标准化、对照实验标准化、试剂标准化、操作步骤标准化以及结果判断标准化。
随着免疫组化技术环节的日益成熟,骨髓免疫组化的方法迅速整合到骨髓诊断学中,因为骨髓组织含有钙类物质,所以日常做好一张好的骨髓免疫组化切片并不容易。经过天津医科大学病理教研室不断的摸索实践,指出,做出一张好的骨髓免疫组化切片与其他普通免疫组化的区别关键在于脱钙技术。RapidCal.ImmunoTM脱钙液是一种酸性脱钙剂,在软化组织和脱钙的同时可以较好的保持组织形态,即可用于组织脱水浸蜡前的脱钙,也
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医院为保证患者就医诊疗质量,对消毒供应中心进行了改扩建,购进了大型的清洗、消毒、灭菌及监测设备。以保证无菌物品的质量控制,也是预防热源反应、降低医院感染发生和保证医疗质量的重要需求。空气传播是造成医院内部交叉感染的主要途径之一,它的不确定性经常导致医院使用昂贵的系统设备来切断交叉感染源。为了落实卫生部行业标准规范,有效控制消毒供应中心空气,采用空气强压正给送风的方法,使
免疫组化技术的关键是标准化,全自动免疫组化染色机真正实现了自动化、标准化,操作方便且染色效果可靠。在众多品牌的全自动免疫组化染色机中,ULTRA全自动免疫组化染色机在机器特点及染色效果方面体现了独特的优越性,在日常的免疫组化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对免疫组化质量的提高有明显的要求。
目前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有手工法和自动染色剂两大类。文章就手工免疫组化法与自动免疫组化染色机方法进行了评估,鉴于两种方法染色结果无明显差异,在日常工作中,可以根据自身不同情况,选择不同工作方法,或将二者相结合,以实现制片更快更准确的目标,从而更好的为患者服务。
自动免疫组化仪在医院病理科处理大批量免疫组化标本中发挥重要作用。该仪器由主机和控制电脑等组成,操作步骤设定好程序后由电脑控制,操作方便,省时、省力,并且具有定位准确,灵敏度高,易掌握,染色时间短等优点。但是也存在着一些缺点和不足,影响染色结果的准确性,影响病理诊断。文章重点对自动免疫组化仪在免疫组化染色中应用的注意事项进行了综述,以期为该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本文选择乳腺癌标本,通过手工操作和全自动免疫组化染色机对常用的免疫指标进行染色对比,以期探讨如何做到染色质量一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