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肾健脾对运动员生化指标影响的研究

来源 :2012年中国运动生理生化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ik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我们对31名运动员进行了血液免疫指标与抗疲劳指标的测试观察,以探讨脾肾虚证运动员的免疫与抗疲劳能力的变化,同时对脾肾虚运动员服用补肾健脾中药,观察服药后,改善了运动员脾肾虚证的同时各生化指标的变化,以探讨运动员出现脾肾虚证时免疫状态的变化与运动员过度疲劳的关系.方法:受试者为31名国家队运动员,国家帆板队男子米氏级运动员6人,年龄17~ 25岁,训练年限为4~8年;男子竞赛板级运动员6人,年龄18~25岁,训练年限4~8年;女子米氏级运动员6人,年龄18 ~ 27,训练年限4~11年;国家帆船队男子激光级运动员6人,年龄18 ~32岁,训练年限4~13年;女子欧洲级运动员各7人,年龄18 ~ 27岁,训练年限4~9年.将运动员分为三组,实验组(Ⅰ)12名过度训练脾肾虚运动员,口服中药,对照组(Ⅱ)没有明显的脾肾虚运动员11人,对照组(Ⅲ)出现脾肾虚但没有服用中药.脾肾虚证的评估标准,主要依据中医虚证的辨证参考诊断标准,根据评估标准主观评判的方法评估.其诊断依据是:舌质淡,胖嫩,有明显的齿痕;腹胀,午后明显;大便溏薄;食欲不振;四肢乏力,具备前三项中两项和后两项中的一项者可辨证为脾虚证.对评估为脾虚证的23名运动员随机分为二组.实验组服用补肾健脾中药,用药量为每次100ml,每日早晚各一次,服用三周.服药前后分别对脾肾虚证的23名运动员和8名未出现脾肾虚证的正常运动员进行血清免疫指标和抗疲劳指标的测定.数据做统计处理和t检验.结果:结果1显示脾虚运动员血液中CD3、CD4,CD4/CD8实验前Ⅰ、Ⅲ组明显抵于Ⅱ组,CD8明显升高,P<0.01;在实验后Ⅰ、Ⅲ组T细胞亚群与Ⅱ组相比,CD3、CD4,CD4/CD8比值显著提高,CD8与实验前比较有所下降.结果2显示红细胞免疫功能RBC-C3bRR,Ⅰ、Ⅲ组,实验前明显低于Ⅱ组,而RBC-ICR高于Ⅱ组,有非常显著性差异;实验后Ⅰ组RBCC3bRR明显提高与实验前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Ⅲ组实验前后无显著性差异.结果3显示Ⅰ、Ⅲ组实验前SIL-2R明显高于Ⅱ组(P<0.01>,实验后Ⅰ组与实验前比较显著降低(P<0.01>,有非常显著性差异,仍高于Ⅱ组,Ⅲ组实验后比实验前有所提高,但经统计学处理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4显示,Ⅰ组、Ⅲ组实验前LPO含量明显升高,与Ⅱ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而实验后血液LPO含量明显下降,显示实验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Ⅲ组实验前后没有显著性差异.结果5显示实验前Ⅰ、Ⅲ组SOD明显低于Ⅱ组(P<0.01),有非常显著性差异.实验后与实验前比较有所提高(P<0.01),有非常显著性差异.Ⅰ组与Ⅲ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结论:当出现脾肾虚时,运动员表现为免疫功能的下降,过氧化水平的提高,抗氧化能力的下降,通过补肾健脾改善身体机能状态,延缓疲劳的出现,有利于运动训练效果的提高.
其他文献
目的:心脏的自主神经调控机制在某些心血管生理病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在运动过程中,心率的变化可以指示心脏自主神经系统的状态,通过观察长期运动对脑室注射血管紧张素Ⅱ大鼠肾交感传出神经放电活动的影响,探讨其可能的中枢和外周感受器机制.方法:雄性成年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安静对照组(S),血管紧张素Ⅱ组(A),中低强度运动+血管紧张素Ⅱ组(LIT+A)和大强度运动+血管紧张素Ⅱ组(HIT+A).
目的:探讨同一速度、不同坡度健身快走过程中心率、主观疲劳感觉(RPE)和肌肉氧含量等的变化特征.方法:选取身体健康,体质指数(BMI) 18.5~27.9kg/m2的山东体育学院非体育专业的普通大学生10名(男性),并与受试者签署知情同意书.受试者的基本情况如下:年龄/岁(18±1)、身高/cm(173±4.7)、体重/kg(63 ±2.2)、基础心率/次(66±5).实验过程要求在测试前24h停
目的:研究在不同气候环境下运动对机体自然杀伤细胞NK的影响,为不同气候环境下的运动训练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Scholar Google上分别搜索关键词"NK"、"natural killer cells",筛选出与"运动"、"气候环境"相关的近十年(2002至2012年)发表的文献55篇,分析、概括不同气候环境下运动对NK细胞的影响.结果:1)长时间的热暴露及运动应激使NK细
目的:通过番茄红素营养干预,观察对大鼠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和血管舒缩功能的影响,为补充番茄红素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疾病提供方法和依据.方法:雄性4周龄SD大鼠30只,随机分为普通饮食对照组(C0),蛋氨酸饮食组(M0),蛋氨酸饮食番茄红素组(ML),每组10只.C0组喂养普通饲料,M0组和ML组大鼠喂养按3%添加L-蛋氨酸制成的蛋氨酸饲料,饲养8周.ML组按照6.25mg/kg的体重比例灌胃番茄红素,其余
目的:饮食干预中控制饮食是目前公认的有效预防和改善肥胖及相关疾病的手段,本研究旨在观察限制饮食干预高脂大鼠血清脂蛋白酯酶(LPL)和肝酯酶(HL)水平,为防治减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1只4周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组)、限食组(R组)和高脂组(H组).对照组以普通饲料饲养,高脂组大鼠给予高脂饲料饲养,限食组给予20%能量限制的普通饲料饲养,共饲养16周.第16周末宰杀大鼠,用注射器腹主动
目的:探索绿茶提取物EGCG对营养型肥胖诱发的脂代谢紊乱的调节效果,为发展新型减脂功能性食品提供初步的理论依据.方法:将4周龄SD雄性大鼠分为对照组(n=20)与模型组(n=150),分别饲喂普通饲料和高脂饲料8周,每周两次称量体重,造模成功标准:模型组大鼠体重大于对照组平均体重的20%.在对照组中随机选取6只作为空白对照组(C),饲喂普通饲料;同时将肥胖模型鼠随机分为肥胖对照组(F)、单纯运动组
目的:合理的营养能保证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具有良好的体能,有利于运动员训练计划的顺利实施和运动成绩的提高.对于竞技体育学校青少年运动员来说,日常膳食的科学化就尤为重要.因此,采用能量监测和科学有计划的膳食营养补充手段,并紧密结合训练计划,方可有效辅助运动员科学训练.方法:选取20名14到20岁身体健康状况良好北京体育大学附属竞技体育学校女子摔跤队运动员.一般训练期跟队进行膳食营养指导4周,并佩戴S
目的:本实验旨在研究牛奶和鸡蛋对运动能力的影响并比较两者的差异,探讨牛奶和鸡蛋对运动疲劳恢复影响的可能机制.方法:将普通成体雄性ICR小白鼠(18只)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实验组一(额外补充牛奶)、实验组二(额外补充鸡蛋);所有小鼠均建立游泳训练疲劳模型.小鼠首先进行3天适应性游泳训练,每天1次,每次20min;随后开始10d游泳训练,每天不负重游泳2h,游泳温度22℃~ 25℃,水深30cm左右.在
目的:现代五项需要运动员在一天内完成游泳、击剑、马术和"跑射联项",无论是比赛还是日常训练对运动员的体能要求很高.合理的营养补充对运动员体能的恢复和储备起着关键作用,本次研究通过对国家现代五项队重点运动员苗××冬训期间膳食摄入和能量消耗进行调查,探究该运动员训练中膳食摄入特征与能量代谢消耗之间的关系,依据能量消耗和摄入基本平衡的原则,同时满足合理的三餐分配和均衡的营养素摄入,制定符合此运动员自身特
目的:研究游泳运动对身体机能及某些身体素质指标的影响,为进一步探讨中年肥胖人群减控体重、预防疾病、延缓衰老的纵向研究积累资料并提供消除疲劳、保证身体健康的措施.方法:研究对象为40名中年男性,年龄为50 ~ 65岁,根据体重、脂肪量、MVF、体脂百分比确定受试者为肥胖人群.测试血红蛋白(Hb)、红细胞(RBC)、白细胞(WBC)、红细胞压积(HCT)、血尿素(BUN)、血清肌酸激酶(CK)、血清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