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患者自尊结构与自杀意念的关系

来源 :山东省心理卫生协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xiaoxiao8805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了解抑郁症患者自杀意念的状况,探讨抑郁症患者自尊结构与自杀意念的关系.方法:以49名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国际精神神经定式访谈问卷、一般状况调查量表、贝克自杀意念量表、自尊量表以及内隐联想测验进行测验,数据采用SPSS16.0进行统计处理.结果:(1)抑郁症患者自杀意念检出率为63.3%.(2)不一致性自尊组自杀意念率高于一致性自尊组.结论:抑郁症患者自杀意念检出率较高,其中低内隐自尊高外显自尊组自杀意念检出率最高.
其他文献
胎教一词源于中国古代.最早出现在汉朝.所谓胎教,是指调节孕期母体的内外环境,促进胚胎发育,改善胎儿素质的科学方法.胎教是优生优育的重要手段,因此对科学的胎教方法进行简述,为客观科学地认识胎教对母亲和胎儿的影响,进一步做好胎教奠定重要的基础.
犯罪是困扰当今世界各国社会治安的突出问题.由于服刑人员处在一个复杂的相互影响的社会系统网络之中,因此诸多因素会导致其犯罪行为的发生发展.除了智力、气质等个体保护性与危险性因素外,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家庭气氛、父母的教养方式、父母的监控等家庭保护性与危险性因素,以及同伴和社区的保护性与危险性因素都对服刑人员犯罪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又由于服刑人员这一犯罪主体的特殊性,家庭因素的影响尤为重要,因为家庭是
目的:探索多维治疗学龄期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效果.方法:将240名儿童分为多维治疗组(药物治疗+行为治疗)、药物治疗组和行为治疗组,对各组实验前后进行Conners父母问卷(PSQ)调查,并将各因子分进行治疗前后和组间比较.结果:治疗后多维治疗组PSQ各因子分显著降低,学习成绩明显提高,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目的:了解孤独症儿童开始训练年龄和训练时间对孤独症儿童转归的影响.方法:对系统训练的194例孤独症患儿的开始训练年龄、训练时间及转归情况进行访谈.结果:2岁前开始训练和训练时间超过6个月的孤独症患儿就读普通学校和幼儿园的比例明显高于4岁后开始训练和训练时间小于6个月的孤独症患儿.结论:早期、长时间系统训练可有效改善孤独症儿童的转归.
目的:了解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影响因素,为ADHD儿童的综合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对ADHD的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分析.结果:ADHD儿童就诊平均年龄为(8.23±2.15)岁,男女比例为3.36:1;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均提示儿童ADHD与性别、出生时窒息、饮食习惯、家庭关系、教育方法有关,单因素分析还显示6月内喂养方式与儿童ADHD的发生高度相关.结论:出生窒息、6月内
目的:近年来在临床上作为性别角色或性别识别障碍表现的男性女性化、女性男性化现象逐渐增多,学龄前儿童活动调查表(PSAI)的应用增多.本研究大样本量调查学龄前儿童PSAI得分分布情况,并与文献报道的进行比较,以期发现其变化规律.方法:利用PSAI在青岛某区的幼儿园中进行量表调查,并与文献报道的PSAI得分进行t检验.结果:男童和女童的PSAI总分分别为59.5±9.1和32.6±8.8,均显著低于1
目的:分析乌灵胶囊联合阿立哌唑治疗儿童抽动障碍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就诊的儿童抽动障碍患者8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阿立哌唑进行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乌灵胶囊治疗.采用耶鲁评分表(YGTSS)和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评分量表评价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儿治疗后发音抽动、运动抽动、功能受损程度、抽动总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组间
目的:探讨社区干预对高危儿智能发育的影响.方法:以2009年出生的高危儿为研究对象,把高危儿分为系统干预组和非系统干预组,自生后开始纵向监测至2岁.系统干预组自新生儿期由社区医生进行干预并定期随访监测;根据每次评估结果制定不同干预训练方案,采用家庭指导和康复训练相结合、家庭教育等方法进行综合干预.非系统干预组仅接受日常保健管理,未定期随访或未进行系统干预.用t检验、X2检验,分析系统干预组和非系统
目的:了解山东省农村留守儿童的一般状况.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山东省农村留守儿童,采用自制的调查表调查农村留守儿童的监护人类型、教养方式等一般状况.结果:本研究发放调查表1657份,回收调查表资料完整者1632份,符合留守儿童条件者256人.监护人为父亲7.8%,母亲48.4%,祖辈37.5%,其他6.3%,以及其他生活、学习等方面的问题.结论: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学校及社会等方面
目的:调查现在大学生强迫性晚睡的现象及其原因,特别是强迫性晚睡与心理弹性和一般自我效能感的关系.方法:采用心理弹力问卷(CD-RISC)、一般自我效能感和强迫性晚睡调查量表,选取滨州医学院297明本科生作为调查对象,对心理弹性、一般自我效能感和强迫性晚睡进行调查研究.结果:大学生的强迫性晚睡发生率为12.1%.独生子女的发生率(16.3%)显著高于非独生子女的发生率为(8.6%)(x2=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