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有线电视网络发展的角度谈“三网融合”

来源 :中国广播电视学会2001年国际有线电视技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ngying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主要分析了我国有线电视网络的特点,并且探讨了有线电视网络与电信网、计算机网融合的发展和一些策略.
其他文献
本文以云南省广播电视网数据交换平台为例,分析了数据通信网络建设采用ATM+MPLS技术的意义,并提供了该网络下一步演进的发展思路,对新兴运营商具有极其重要的借鉴意义.
本文介绍全业务接入网(FSAN)的新进展.指出ATM无源光网(APON)的不足.从三网融合的趋势论述Ethernet无源光网(EPON)的优越性.借鉴EPON的国际动向,提出适应中国国情的FSAN战略.
随着宽带通信市场的日益繁荣,对接入网产品需要提出一个完整的测试方案,形成较为完善的入网测试系统,以进一步规范接入网市场.本文主要介绍当前主流的两种接入技术CableModem和ADSL的测试平台与相关的测试内容.
针对基于有线电视网络架构的宽带多媒体综合业务信息系统,本文深入研究了集中式方案和分布式方案的拓扑结构和各自的优缺点,并详细介绍了基于美国并行计算机公司的Media-Hawk视频服务器、武汉东太信息产业有限公司的综合业务管理平台.
开展基于HFC网络的增值业务是当前有线电视网络的主战场.武汉东太信息产业有限公司开发成功的东太CATV宽带数据广播平台,基于DVB-C标准,在一个传统的模拟频道上可以提供高达40Mbps的数据传输率,有效地提高了有线电视网的带宽利用率.可广泛开展诸如证券信息、远程教育、卫星电视转播、商场导购、视频广播以及综合信息服务,如交通、旅游、天气、体育、时事等业务,全面提升HFC网络的多功能业务内容,加快有
从数字付费电视接收体系开始发展,数字电视广播CA系统与机项盒之间的互操作就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互操作使任何机顶盒都能接收不同业务供应商提供的服务.本文介绍了目前标准化的通用接口方案--同密方案和多密方案,以及新出现的软件下载方案;分析了各自的工作原理及其优缺点.
随着MPEG-2和DVB标准的相关技术的发展,以及未来社会对信息需求的增长,以MPEG-2和DVB为标准的数字电视广播的应用将有广泛的前景.作为数字电视广播的重要组成部分,条件接收系统是实现视频信息服务的必需条件.本文介绍了DVB标准定义的条件接收的基本技术单元,包括通用加扰系统、同时加密、多重加密和通用接口等,以及这些技术的一些应用方式.
数字电视广播的推出和发展迎来了电视技术的新纪元,广播电视体制正在朝着数字化方向发展.本文详细介绍了有条件接收控制系统,数字图像邮戳,图像鉴定等付费数字电视广播中安全保密技术的有关原理,为付费数字电视广播系统的安全性设计和应用提供了参考.
本文介绍了数字电视前端中的硬件平台和PC前端的优势,重点描述了输出卡和接收卡技术和各项应用.输出卡和接收卡配合PC前端能灵活地实现播出、接收、复用等功能,且性能稳定,成本低廉.
在数字传送系统中,相位噪声是重要的指标.本文描述了相位噪声的定义,以及产生的原因,并以64QAM为例,详细讨论了相位噪声对数字调制信号的影响.同时给出了实际的测试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