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轮记录的神农架林区公元1822年以来气温变化

来源 :第三届中国树木年轮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lykok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神农架林区巴山冷杉建立可靠树轮年表,分析树木的径向生长与当地气候要素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温度为该地区树木径向生长的限制性气候因子,且与前年8月到当年6月的平均温度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达到了0.697 (p<0.001).并基于此重建了神农架林区1822年以来的平均温度序列,重建方程对观测时段1958-2005年平均温度的方差解释量47.2% (F=41.188).
其他文献
With the growing awareness of the finite nature of phosphate resources and the responsibility to feed the ever growing human world population, it is important that we understand how plants cope with l
会议
冬春季的极端冷灾是我国南方一种严重的自然灾害。在气候变暖的背景下,近几年极端冷灾的频发受到了广泛关注。然而,目前关于我国南方极端冷灾的研究主要局限在器测资料时段,不足于理解极端冷灾的长期演变特征和驱动机制。本研究基于我国南方受寒潮影响较为频繁的湖南和江西地区5个样点(25-29°N,111-115°E)的树轮宽度资料重建了研究区过去160年(1849-2008年)的1-4月份气温变化历史。
高山林线是森林分布的海拔上限,对气候变化具有潜在的敏感性,在全球变化研究中日益受到关注.藏东南一带具有完整的植被垂直带,并分布着北半球最高海拔的林线.其中,藏东南色季拉山急尖长苞冷杉(Abies georgei var.smithii)垂直带和高山林线具有很好的代表性.本研究通过建立色季拉山不同海拔梯度上(3600-4400m)由21个急尖长苞冷杉样点组成的树轮网络,揭示了急尖长苞冷杉生长对气候的
会议
本研究选取祁连山自东向西6个样点祁连圆柏和1个样点的油松,讨论了研究区自有气象观测资料以来树木径向生长对主要气候因子的响应。分析结果表明,在近三十年祁连圆柏样点内单株树木与气候要素的响应关系具有显著变化;利用滑动相关分析方法研究得知,随着时间变化,单株树木与温度的相关一致性明显减弱,在近三十年有样点出现了明显的响应分异现象,相关关系呈现出明显的正负转化趋势。
会议
长期以来,旅游与环境研究未能跳出传统的研究范式或框架,特别是人类旅游活动的环境效应领域亟需理论创新和方法创新。为此,本文作了以下尝试:首先在理论上借鉴城市气候学中的热岛效应原理,提出了全新的旅游地多岛效应的概念,包括旅游地碳岛效应、旅游地重金属岛效应、旅游地热岛效应、旅游地混浊岛效应等子效应,构建并阐述其概念框架,揭示其时空分布特征;然后在方法上提出采用树木年轮分析方法进行研究,并对树轮分析方法在
会议
迄今,树木年代学的研究对象主要为乔木树种,针对灌木的研究很少。与乔木相比,灌木在青藏高原地区具有更为广泛的分布,且往往分布在树线之上,是把传统上以乔木为主的树木年代学研究扩展到更高海拔的唯一选择。青藏高原东南部作为杜鹃花属(Rhododendron)的分布中心之一,是开展杜鹃灌木树木年代学研究的理想区域。前期的研究证实杜鹃灌木具有树木年代学潜力。
热水墓地是吐蕃和吐谷浑时期最重要的一处文化遗存。该墓地的发掘被评为中国1994年十大考古发现。热水1号大墓是该墓地乃至整个青海地区规模最大的墓葬,也是整个墓地的制高点和中心。但是目前关于该墓葬的族属还存在争论。墓葬年代是确定其归属主要的指标。因此了解1号大墓的年代,对了解吐谷浑和吐蕃时期该地文化的内涵有着重要的意义。
基于树轮宽度指标,重建了山东沂山地区1755-2007年来5-8月的湿润指数(WI58).重建方差解释量达40%.重建序列在1960年后表现出明显上升趋势,结合以往研究反映出当地气候暖湿化趋势增加.1958-2007年间,实测与重建湿润指数与同时段降水的相关均高于温度,反映出对于当地湿润指数来说,降水对其的贡献大于温度.重建WI58与中国五百年旱涝指数及当地农业统计的历史时期受洪灾及早灾土地面积对
A 183-year, prior September to current July, precipitation record was reconstructed using tree-rings from Chinese pine (Pinus tabulaeformis) to explore the regional moisture variations in northwestern
会议
石门山位于秦岭北坡西段,黄土高原南缘,因其地理位置特殊,受东亚夏季风、印度季风、西风带、青藏高原等多个气候系统的共同影响,气候复杂。同时该地也是人类活动频繁的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对该地气候变化的研究是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的。利用采自该地的油松树轮样本重建了该地1630-2011年的5-7月平均温度变化序列,重建的方差解释量为48%。重建序列中的冷时段与太阳黑子活动期相对应,表明太阳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可能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