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2气腔内窥镜下腓肠神经切取的解剖学研究和临床应用报告

来源 :第十五届全国骨与关节损伤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aicha12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根据腓肠神经的解剖学特点,设计气腔内窥镜下腓肠神经切取新术式。 方法:通过解剖20具新鲜成人下肢标本,研究腓肠神经解剖特点,并应用CO2气腔内窥镜下腓肠神经切取术,修复周围神经缺损病例20例。 结果:腓肠神经的构成变异较大,以腓肠内、外侧皮神经汇合型为主。腓肠内侧皮神经起始段走行于腓肠肌肌腹内及深筋膜下方,在腓肠肌肌腹、肌腱移行处才穿出深筋膜走行于皮下组织。腓肠外侧皮神经走行于小腿后区皮下组织中,走行位置浅。在小腿上2/3,腓肠内侧皮神经与小隐静脉关系恒定,在小腿下1/3,尤其在外踝后方,他们的毗邻关系复杂。手术入口位于膕窝中点下方4-6 cm近腓肠肌肌腹弧项处,并以小隐静脉为标志寻找腓肠神经及腓肠内、外侧皮神经。 结论:CO2气腔内窥镜下腓肠神经切取术操作简单,方法实用,供区创伤小、美观、恢复快。
其他文献
研究目的:1、探讨MR弥散加权成像(DWI)在不同弥散敏感因子(b)时,对新生儿磁共振弥散加权图像成像质量的影响。2、探讨足月新生儿与早产新生儿窒息后脑损伤的磁共振表现及分类。3、对临床有明确窒息史的71例足月儿进行常规序列与DWI序列的对比分析,探讨DWI序列在足月儿窒息后缺氧缺血性改变中的诊断价值。
目的:探讨利用超顺磁性氧化铁颗粒(SHU555A)体外磁性标记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及其对细胞活力、增殖等生物学活性的影响。方法:取体重约120g的SD大鼠,颈椎脱臼处死,无菌条件下取出双侧胫骨及股骨,用不含血清的DMEM培养基反复冲洗骨髓腔,将冲洗获得的细胞悬液转入离心管,1500r/min离心5min,细胞沉淀中加入适量含10%胎牛血清的低糖型DMEM培养基,5%CO2、37℃培养箱
@@目的:探讨小动物超声评价小鼠心肌梗死后心肌梗死范围的准确性及梗死范围与左室功能的相关性。方法:C57BL/6J小鼠(n=18,age=4 mon,Weight=2228 g)。心肌梗死模型建立:Avetin(25%,04ml/25g)腹腔注射麻醉。颈部正中切口暴露气管,20-G静脉导管通过口腔气管插管,并连于鼠换气装置(MA)。通过胸部左侧切口暴露心脏,采用8-0丝线在紧邻左冠状动脉第一对角支
@@目的:探讨乳腺的退化与乳腺超声分型的相关性。方法:病例来源:2003年7月至2010年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及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行乳腺超声检查的妇女2877例。年龄12~92岁,平均(4776±1146岁)岁,中位年龄48岁。其中经病理证实为良性病变145例、164侧乳腺,年龄16~87岁,平均(445±1127)岁;经病理证实为乳腺癌96例、97侧乳腺,年龄:30~88岁,平均(5
@@目的:采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技术(以下简称CDFI)测定2型糖尿病(以下简称T2DM)患者的踝肱指数(以下简称ABI)及肱动脉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以下简称EDD),研究ABI及EDD与糖尿病合并血管病变的关系,为临床医师对T2DM患者合并血管病变的早期预防、诊断及防止其发生及发展提供依据。
目的:在脑激活试验中,对照组的设置非常重要。在大多数研究中,对照组通常是同一受试者在静息状态下的脑显像,因此了解静息状态下正常的脑功能分布及两次静息显像之间是否存在差异十分重要。
@@目的:大脑半球功能的不对称性是人类大脑结构和认知的一个重要特征,大脑对不同信息的处理存在着机能的偏侧现象。左大脑半球被认为是主要处理与语言相关的信息,而右半球主管声音和音乐的分析,即语言的音调、韵律和音乐(非词语刺激)可以激活右半球的结构。然而,当听到不熟悉的语言时,大脑是将其作为语言还是非语言信息进行分析和处理是一个感兴趣的问题。为了探查不熟悉语言的听觉刺激在大脑中的反应,在以汉语为母语从未
@@目的:美国甲状腺协会(ATA)在2009年发表了第3版甲状腺结节和甲状腺癌的临床诊治指南,其以循证资料为依据,针对甲状腺结节的影像学诊断等问题提出了多项指导。其中强调了超声检查对甲状腺结节的鉴别诊断意义,因此,本研究拟以该指南相关内容和临床积累资料为基础,探讨甲状腺核素显像应如何与超声诊断相结合,提高核素显像对甲状腺冷结节的鉴别诊断能力。
目的:探讨临床观察下的无症状退变性颈脊髓压迫病例(A-SCCC)遭受急性损伤出现颈脊髓病临床表现后的诊治预后与分析。方法:2004年9月-2008年8月,根据影像学显示颈椎退变并且颈脊髓被压迫达到或超过颈椎管失状径1/3;以及临床表现除主观感觉症状外,没有相应客观感觉、运动及括约肌功能障碍等条件,选取56例无症状退变性颈脊髓压迫病例进行长期保守观察随访。在长达6—52个月的随访期间遭受急性外伤出现
目的:探讨桡骨远端骨折并发腕管综合征病因及处理。方法:对26例患者根据病情手术治疗或非手术治疗。结果:所有患者正中神经损伤症状均有缓解,总体有效率96.2%。结论:桡骨远端骨折并发腕管综合征应早期手术达到解剖复位,解除神经压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