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外置管胶原酶缓慢滴注溶核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来源 :第十三届全国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r01562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观察经改进的盘外置管胶原酶缓慢滴注溶核术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例,评价该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讨论其适应证.方法:本研究收录2002年至2004年间因腰椎间盘突出症在瑞金医院伤科住院接受治疗的患者的志愿者样本107例,根据是否伴有①腰椎骨质增生、②椎弓崩裂和腰椎滑脱、③腰椎管狭窄症(包括椎管中央狭窄和侧隐窝狭窄)、④突出物钙化,分为单纯型和复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两组.均经我科改进的盘外置管胶原酶缓慢滴注溶核术治疗,术后半年至两年期间对每一名患者进行门诊随访,对比术前术后的症状、体征,分别依据VAS、改良Macnab标准、日本骨科学会(JOA)腰背痛手术评分标准三种疗效评价方法,对疗效进行综合评价.结果:①根据VAS测定,总的107例病例及单纯型、复杂型两组随访时VAS均值均小于术前,有明显统计学差异(P总<0.005,P单纯<0.005,P复杂<.005);依次对比两组间的术前的VAS值,随访时的VAS值与以及术前术后VAS差值均无统计学差异.②根据改良的Macnab标准,总计107例病例中优22例(20.6﹪),良44例(41.1﹪),可25例(23.4﹪),差16例(14.9﹪);有效91例,有效率为85.1﹪;两组结果对比单纯型的疗效(90.6﹪)比复杂型的疗效(79.6﹪)高,经检验两组疗效无统计学差异(P分级=0.249>0.05,P有效=0.113>0.05).③根据日本骨科学会(JOA)腰背痛手术评分标准,总计107例病例中优38例(35.5﹪),良29例(27.1﹪),可16例(15.0﹪),差24例(22.4﹪);有效83例,有效率为77.6﹪;两组结果对比单纯型的疗效(79.2﹪)比复杂型的疗效(75.9﹪)高,经检验两组疗效无统计学差异(P分级=0.572>0.05,P有效=0.681>0.05).④改良的Macnab标准以及日本骨科学会(JOA)腰背痛手术评分标准这两种疗效评价方法对相同的107例病例的评价结果经检验不相一致,且有明显统计学差异(Kappa值=0.349<0.4,P<0.005).结论:①盘外置管胶原酶缓慢滴注溶核术,既避免了盘内注射法副作用大、术后疼痛症状明显并继发腰椎不稳定的问题,又解决了普通盘外法溶核效果差的问题,是一种安全、可靠、有效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方法.②该方法对单纯型及复杂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均有效,单纯型椎间盘突出症可以作为其绝对适应证,而复杂型椎间盘突出症可以列为其相对适应证,而并非是禁忌症.③改良的Macnab及日本骨科学会(JOA)腰背痛手术评分这两种疗效评价方法的结果不相一致,改良的Macnab标准适合于大样本的疗效研究上,日本骨科学会(JOA)腰背痛手术评分标准适用于小样本的追踪随访研究及疾病的深入研究,而VAS值可作为一种辅助的疗效评价方法,在今后的研究过程中,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适合的评价方法.
其他文献
作业场所职业卫生检测评价服务体系是职业病防治工作的组成部分,建立其相应的服务模式是规范服务行为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对支撑与保障系统、服务职能、检测评价模式以及文书制作要件等进行了简要论述。
职业病诊断工作是非常敏感的话题,涉及到很多学科及其有关法律法规,关系到劳动者、用人单位、医疗机构和劳动与社会保障等多部门的利益.贯彻和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已五周年,在职业病诊疗中如何预防和减少医疗纠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简要介绍了笔者在工作中的一点经验和体会。
某患者,男,37岁,农民工。2003年1月至2005年7月在本市某化工有限公司工作,主要接触氯气、氯乙烯、聚氯乙烯、纯碱等;2005年7月到另一化工公司氨噻肟酸(头孢类抗菌素中间体)车间烃化岗位从事操作工,该车间于2005年8月开始试投产,同年10月正式进入生产阶段。患者自2006年1月开始出现头痛、头晕、全身乏力、双下肢麻木,易疲劳等症状,偶有视物模糊,无黑朦。曾到当地医院就诊,给予刺五加、肌苷
职业病中毒的诊断是一项政策性颇强的而又严肃的工作,所以必须全面掌握职业史。职业史是否诊断职业中毒的首要前提,以及现场劳动卫生条件调查,临床表现及相关的实验检查等,加以综合判断,并排除非职业性疾病,才能由省级卫生行改部门批准的职业中毒诊断做出职业中毒的诊断。本文简要论述了职业病中毒的诊断、职业中毒及毒物种类、职业中毒病损的常见临床特点以及职业中毒的预防对策。
本文论述了应急救援预案的定义、卫生部门承担的职责、建立各项卫生救援应急技术方案的重要性以及卫生救援应急技术方案的基本内容。
本文论述了医院在突发性化学物中毒事故中的任务、医院应对突发性化学物中毒事故的特点以及医院应对突发性化学物中毒事故的重点措施。
本文作者通过多次参与日遗化武处置现场医疗保障工作经验,结合突发化学事故伤员伤情特点及医学救治流程,就如何做好现场处置突发事故医学应急救援中的急救护理工作做一探讨。
目的:评价局部植入接骨中药对颅骨缺损愈合的影响.方法:雄性Wistar大鼠32只,随机分两组,每组16只.应用接骨中药提取物与经盐酸胍处理的无骨诱导活性的不溶性骨质(Insolublebonemaytix,IBM)为植入材料,将中药提取物IBM复合植入直径8mm的大鼠颅骨缺损和胸部皮下组织内.不含中药提取物的IBM植入上述部位(不同动物)作为对照.术后10d和30d取植入物行组织学、组织化学和生物
骨伤内固定疗法是当今治疗骨折的重要手段,天津医院的医务工作者独具匠心地设计了不同种类的内固定,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将新型骨伤内固定的临床生物力学研究报告如下:一、记忆合金螺丝钉的临床生物力学研究该钉结构为前半部带有螺纹的钉子形状,中间部呈割开状,其在低于人体正常体温时闭合,接近体温时则有张开的记忆性能.由此可将钉处于闭合状态时置入骨折部位,一旦置入钉受到体温影响,钉将趋向张开,但由于周围骨组织
目的:从大体、组织形态学观察分析三七凝胶预防椎板切除术后粘连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方法:84只Sprague-Dawley大鼠(S-D大鼠)被随机分为以下四组:三七凝胶组(NG)21只,单纯三七组(N)21只,空白对照组(C)21只,纤维蛋白胶组(FG)21只.每组大鼠分别在术后2周、4周、8周处死.各组在每个时间段各处死7只,其中1个大体观察瘢痕的量、范围、致密程度以及解剖过程中硬膜囊的完整性,其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