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拟养脾益肝汤治疗低ALT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研究

来源 :第二十二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肝病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ithforev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自拟养脾益肝汤对低ALT慢性乙型肝炎降酶及改善临床症状的作用.方法:对2011年1月~2012年9月我科门诊治疗的100例低ALT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了研究,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选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护肝片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养脾益肝汤治疗.两组均以3个月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治疗6个月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体征改善时间、肝功能、HBV-DNA等指标.结果:治疗组在改善肝功能、缓解临床症状方面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养脾益肝汤具有较强的保护肝细胞和改善肝功能及一定的抗病毒作用.
其他文献
目的:通过回顾性总结分析47例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慢乙肝),中医辨证为湿热中阻型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慢乙肝的机体免疫状态及干扰素抗病毒应答情况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方法:收集并分析2010-2012年我院传染科湿热中阻型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住院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湿热中阻型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体内免疫状态接近正常;治疗结束时HBeAg血清学转换率(57.45%)、
目的:了解住院肝炎患者对护理需求认知在性别上有无差异.方法:检索文献,结合肝炎护理工作实际,自行设计住院肝炎患者护理需求调查问卷表,并按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进行分层.结果:共发放调查问卷164份,回收164份,回收率100%.符合要求而纳入研究的问卷共110份中,男83例,女27例.男女在职业和工作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他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除"
目的:探讨拉米夫定联合叶下珠片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及所产生的经济效果。方法:运用药物经济学成本-效果分析方法对83例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分为联合用药组和单纯使用拉米夫定组)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价。结果:治疗效果方面两药联用在HBeAg和HBV-DNA转阴率方面疗效明显优于单用拉米夫定,成本-效果分析上,两药联用在HBeAg转阴率方面的C/E较高;拉米夫定在ALT复常和HBV
目的:TGF β信号参与调节各种代谢过程,包括脂质生成,胰岛素分泌,胰岛β细胞功能。然而TGF β信号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发生中的作用尚不明确。我们应用基因敲除模型探讨了肝细胞内的TGFβ信号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中的作用。方法:野生小鼠(WT)与肝细胞敲除TGF β R2的小鼠(Tgfbr2△HEP)从8周龄给予choline-deficient amino acid defined diet(C
会议
目的:探究IL-21在乙肝病毒所致慢加急性肝衰竭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分别选取慢加急肝衰竭患者、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5例,并与10例健康志愿者对照,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IL-21+CD4T细胞的百分比,应用CBA试剂盒联合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血清中炎性细胞因子、IL-21指标,同时检测各临床指标.随访慢加急肝衰竭患者4周时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IL-21+CD4T细胞
目的:比较HBV相关性肝衰竭阴黄证、阳黄证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DCs)功能,研究阴黄证、阳黄证两证型DCs的免疫表达的特点.方法:乙型肝炎相关性肝衰竭黄疸症患者,分为阳黄组与阴黄组两组,另设一组健康对照组,以外周血来源的PBMCs体外分离诱导培养DCs,应用流式细胞计数检测DCs的表面分子HLA-DR、CD80、CD86、CD83、CD1 α,并检测DCs的上清液中IFN-α、IL-4的分泌水平
慢性乙肝(CHB),因其病程长,相关防治知识宣传教育不够,使许多乙肝患者,因疾病痛苦、精神压力等影响,产生抑郁、焦虑、恐慌、自卑、孤独等情感障碍。文章从以下几方面如心理状况调查分析、慢性乙肝患者心理障碍的常见原因、心理障碍对慢性乙肝的危害、慢性乙肝常见心理障碍的临床表现、慢性乙肝伴发心理障碍的治疗对策等例举社会学、临床角度等方面的紧迫性和重要性,认为肝病专科医生掌握这些知识非常有必要。
会议
目的:观察胸腺肽al (T-al)对慢性乙肝HBV-DNA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前瞻性按就诊顺序选择符合CHB 诊断标准的病例.HBV-DNA>2.0E+1IU/ml,HBeAg阳性或阴性.胸腺肽a1(T-a1)1.6mg,BiW.结果:恩替卡韦联合胸腺肽a1 (T-a1)治疗慢性乙肝3年内无论HBeAg阳性或者阴性病例中LCC-HBV-DNA Target Not Deteced(无扩增信号)达
会议
目的:探讨乙型肝炎患者长期服用阿德福韦酯对血磷及骨密度的影响.方法:随访2000年2月至2013年2月友谊医院门诊及住院明确诊断的慢乙肝患者,根据服药情况分为阿德福韦酯组(70例)、恩替卡韦组(27例)、未抗病毒组(20例),对患者肝、肾功能、电解质进行分析,同时测定骨密度.结果:研究中37例(31.6%)患者出现血磷减低,ADV组28例(40%)、ETV组8例(29.6%)、未抗病毒组1例(5%
会议
抗病毒治疗是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关键,HBeAg血清学转换作为满意的治疗指标在抗病毒治疗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HBeAg血清学转换与机体的免疫功能有着密切的关系,目前,在HBeAg血清学转换方面仍存在许多问题。本文就HBeAg血清学转换现状及相关免疫治疗作一文献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