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和应用叠合板式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住宅体系,走创新型住宅产业化发展道路

来源 :中国城市住宅研讨会暨可持续住宅建设产业化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v536476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探索住宅产业化的发展方向,确立住宅产业化的建设框架,尽快改善目前建筑行业的结构体系,建立以建筑为主体的工业化生产方式,使生产方式转换为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的工业化产业链条。本文着重论述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观念。指出住宅产业的建设更应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建设节能省地型住宅,实现住宅产业现代化的论点。介绍了叠合板式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住宅体系,提出了积极推广叠合板式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住宅体系的应用,意义在于将大大改善本地区民用建筑,特别是住宅建设的工业化、产业化程度,改善住宅的建造质量、使用寿命、降低现场施工强度和费用及对环境的影响,将改变传统的住宅建造的模式。该新型叠合板式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住宅体系的工业化、标准化程度高、精度好、效率高。对于住宅产品工业化、产业化都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文中认为,通过技术创新走新型工业化的发展道路是构建节约型的住宅产业结构、从根本上扭转住宅建设高能耗、高污染、低产出的状况的必由之路。最后,就努力提高住宅质量,进一步满足广大居民对高品质、低消耗住宅的要求,探索出一条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城乡建设的创新之路,提出我们的一些看法和建议。
其他文献
环境恶化所带来的问题已经不容忽视,中国提出了关于建设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的“两型城市”的指导思想。“两型社会”的定义于房地产行业而言,同样意味着几个发展方向的衍生。住宅产业化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促使住宅生产方式转变的必由之路。本文通过对黑龙江省住宅产业化发展现状的分析,找出产生问题的原因,根据黑龙江省住宅建设可持续发展战略,面对今后一个时期房地产发展的新形势,明确住宅建设的指导思想:加快以普通
从21世纪开始,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居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消费规模不断扩大,资源消耗高。中央提出,要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在这一精神指导下,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住房建设和消费模式,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节约型社会,促进住宅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具有极其深刻的意义。本文根据我国现阶段住房建设和消费模式的
住房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城镇居民的住房状况得到了显著改善,居住水平不断提高。但仍然有相当数量的家庭面临无房、危房、拥挤、共用等居住问题,需要政府给予扶助和保障。本文以居住弱势群体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居住弱势群体的构成、居住现状与特征;回顾了保障性住房及住宅产业化的发展。针对现有问题,从保障性住房与住宅产业化的角度寻求对于居住弱势群体的住房保障建设的构建机制。并提出规划设计以及公
在当前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的新形势下,中央提出扩大内需十项措施,其中实施9000亿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被列在了首位。同时保障房建设仍面临很多问题:房源短缺渠道狭窄、补贴发放难以落实、购买能力仍然有限、建设资金不足、用地落实较难、廉租住房后续管理等。另一方面,住宅产业化是彻底改变落后建设方式、发展资源节约型经济、降低住房成本、提高综合效益的有效途径。但是,市场乏力、实例有限。有学者认为以廉价的安居房
本文采取宏观思辨和微观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从现代工业化、社会化大生产的角度首先阐明产业化、住宅产业化的基本概念。针对新世纪后中国住宅产业化所面临的新形势、新问题进行分析探讨。面临的问题主要有:土地公有资源被私有化、住房分配制度使社会分配不均、住房商品化对住宅产业化提出新要求。面对提出的挑战,提出解决策略与方法,在住宅产业化顺利实施下,如何最大可能做到社会公平发展。发挥住宅资源配置效率的公平性,保
中国城市化的进程正逐渐从城市转向中小城镇。在经历了30年的持续发展后,住宅产业化的发展也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可以预见,中小城镇的住宅发展,尤其是住宅产业化的发展是今后中国城市化进程的重要内容。目前中小城镇的住宅发展在许多方面均存在着问题,如空间结构布局不合理、户型设计单调、发展模式陈旧、缺乏小城镇应有的文化特质等。住宅产业化不仅仅是一项技术工作,也同时是一个社会问题。把住宅产业化理解为简单的工业
为了在旧城改造项目中维持住房公平问题,保障低收入居民的居住权利,本文提出了以住宅产业化模式进行旧城改造的方法。在对中国住宅产业化形成和发展过程进行了理论综述和对中国住房建设的社会公平问题进行了讨论的基础上,本文结合武汉市北湖地区正街社区旧城更新规划案例,运用现场调查、问卷调查和居民访谈等方法对武汉市北湖地区正街社区的居住状况进行了调查,分析了住宅产业化过程中的公平问题,并对中国住宅产业化进程中如何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农民对住房的需求量也随之增长。同时中国农村住宅建设也从重视数量的扩张,到关注质量和环境的提高。住宅产业化自然是大势所趋。本文通过对四川省南江县农村住宅建设的深入调研和案例研究分析了在中国农村住宅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即住宅整体规划滞后、结构安全性差、技术含量低、住宅能耗高等问题。探讨中国农村住宅产业化发展对策,针对性地解决住宅建设中的现状问题。提高住宅建设的工作
文章分析了中国住宅产业在技术含量、资源浪费、二次装修和有效供给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符合可持续建设原则的住宅产业化发展模式—集成建设模式;阐述了以住宅产业化为方向,以集成建设模式进行“两园一院”(住宅工业园、住宅示范园和设计研究院)住宅建设的实践探索;实践证实该方法所带来的高品质、低成本、易维护的住宅产品,可以解决现有住宅市场有效供给不足的问题,并符合政府政策导向,满足百姓、企业与环境和谐共生的
本文从系统分析的观点,阐述了住房建筑产业化系统发展的规律和方向,着重于住房建筑工业化体系研发的必要性及其组织管理的相关问题。从大环境来看,住房建筑产业化系统与地理系统的各个子系统——人口、资源、生态、环境、灾害、城镇、基础设施、产业等的相互关系是其发展的外部条件,其中因快速城镇化而导致的人口转移,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住房建筑产业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廉价的人力资源使住房建筑工业化体系的发展受到了阻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