吡啶-2-羧酸铜对仔猪生产性能及其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来源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暨第一届中国兽医临床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xiihha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选择140头15kg左右的仔猪,随机分为7组,6个试验组,1个对照组,每组2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对照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140mg/kg Cu(铜源于硫酸铜)。试验Ⅰ、Ⅱ、Ⅲ、Ⅳ、Ⅴ、Ⅵ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140、125、110、100、90、80 mg/kgCu(铜源于吡啶-2-羧酸铜)。试验期为21 d。结果是:试验Ⅰ、Ⅱ、Ⅲ、Ⅳ组的ADG(平均日增重)均比对照组有所提高,而Ⅴ、Ⅵ组则有下降的趋势。同时,试验Ⅲ、Ⅳ、Ⅴ组ADFI(平均日采食量)分别比对照组增加了2.30%、2.30%和5.63%,而Ⅰ、Ⅱ、Ⅵ组则分别下降了1.25%、7.04%和3.22%;试验组的FCR(料肉比)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与对照组比较,试验各组血清TP(总蛋白)浓度均有上升的趋势,但差异都不显著(p>0.05),而血清中BUN(尿素氮)的含量和T—CHO(总胆固醇)浓度有下降的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血清CP(铜蓝蛋白)、T—SOD(总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和Cu/Zn—SOD(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水平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但差异都不显著(p>0.05)。结论是:添加来源于吡啶-2-羧酸铜的90 mg/kg Cu与来源于硫酸铜的140 mg/kg Cu的促生长效果和血液生化指标相当,证实了在仔猪饲养阶段,可用吡啶-2-羧酸铜替代硫酸铜,铜的有效利用率可提高35.71%。
其他文献
本试验以成年关中奶山羊为对象,研究了β-巯基乙醇诱导山羊骨髓间充质干细胞(goat mesenchymal stem cells,gMSCs)向神经细胞的分化。结果表明,β-巯基乙醇可以诱导山羊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化为神经样细胞,能够呈现神经细胞的基本形态结构,表达神经细胞的表面标志Nestin、NF-200、GFAP和NSE;但尚需进一步研究这种分化而来的神经样细胞是否具有功能。该研究结果为未来利
通过目前多种蛋白质测定方法优缺点的比较,建立一种能够简捷、灵敏、准确测定粮食、饲料和食品中蛋白质的Lowry法。确定了大米、玉米、大豆、面粉、玉米秸秆、苜蓿干草块、火腿、鲜肉等不同样品消化的最佳温度、NaOH浓度、时间、样品稀释倍数等。Lowry法测定结果与凯氏定氮法结果基本吻合,从95.2%(大豆)至110%(玉米)不等,其它大多数种类样品接近100%。添加干扰试验表明,非蛋白含氮物中三聚氰胺、
用黄曲霉毒素B1(AFB1)与羧甲基羟胺半盐酸盐在吡啶中反应生成黄曲霉毒素B1肟(AFB1O),再用活性酯法将AFB1O与载体蛋白偶联合成完全抗原。经检测,AFB1的肟化率和AFB1O的利用率分别为84.3%和55.4%。用人工抗原免疫BALB/c小鼠,取脾细胞与骨髓瘤细胞(SP2/O-Agl4)融合,用iELISA联合IDC—ELISA筛选出产生针对AFB1抗体的杂交瘤细胞。经3次亚克隆和稳定性
波尔山羊是近几年秦皇岛地区引入的优秀肉用品种,其杂交后代在秦皇岛适应性和生长发育表现良好,为了在疾病的诊断、防治中提供一些血液学方面的数据。本文对秦皇岛地区引入的波尔山羊及杂交后代的生理常值和血液生理生化指标进行了测定,包括体温、呼吸数脉搏、红细胞数、白细胞数、白细胞分类记数、血红蛋白、谷丙转氨酶、血清Ca的测定。结果表明:纯种波尔山羊的生理生化指标与杂交后代之间没有表现出明显差异(P<0.05)
肺动脉收缩和重塑在肉鸡AS发生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本实验经采用右心导管法研究发现AS患鸡PASP、PADP和mPAP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同时,采用焦锑酸钾沉淀法、电镜酶细胞化学法研究AS患鸡肺脏组织Ca2+和Ca2+ATPase活性变化,发现AS患鸡肺脏组织中钙沉积量显著增多,且Ca2+-ATPase的电子密度颗粒显著减少或缺失。表明AS患鸡具有明显的肺动脉高压,其可能与肺脏组织,特
在某一集约化奶牛场选取年龄、胎次相近的6头脂肪肝奶牛和6头健康对照组奶牛,应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和放免仪检测了两组奶牛的血液理化指标(Glu、NEFA、BHBA、Ins、Gn、Lp和NPY),并应用半定量RT-PCR方法和荧光定量RT-PCR方法检测了两组奶牛的肝组织PEPCK—C和脂肪组织HSL、Lp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患脂肪肝的奶牛有更高的血浆NEFA(822±278μm
从有毒植物披针叶黄华中提取分离得到黄华碱,研究了黄华碱对ICR小白鼠的急性毒性。通过试验测得黄华碱经腹腔注射的半数致死量LD50=273.2mg/kg。小鼠黄华碱急性中毒主要表现为呼吸道症状,以呼吸困难为主要症状。病理变化以肺、肝、肾的急性充血、出血为特征。小鼠腹腔给药后1-2min即出现中毒症状,常于给药3h后发生死亡。
本实验采用MTT法,使用BHK(乳仓鼠肾细胞),SW480(人结肠癌细胞),以抗癌药羟喜树碱为阳性对照,测定了黄华碱、四氢脱氧阿艮亭碱对正常BHK细胞和SW480癌细胞的体外细胞毒性作用。结果发现四氢脱氧阿艮亭碱表现出较强的抑制癌细胞生长作用,随着剂量的增加,抑制率也明显增加。羟喜树碱对BHK、SW480细胞的毒性作用明显,在各浓度组均有较好抑制。黄华碱对BHK细胞毒性低,对SW480细胞有一定抑
在制备了单克隆抗体的基础上,应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建立了食品中黄曲霉毒素B1快速检测方法。方法:以柠檬酸三钠为还原剂,制备了20nm胶体金颗粒,以此胶体金标记纯化的单抗4G6,喷于玻璃纤维上,黄曲霉毒素B1蛋白偶联物和羊抗鼠IgG分别结合于硝酸纤维膜上,依次将样本垫、胶金垫、硝酸纤维膜和吸水纸组装,切割成胶体金试纸条。组装的试纸条特异性好,与AF类似物无交叉反应,对AFB1标准品最低检测限为3n
216只9周龄的海兰褐蛋鸡为试验动物,随机分成6组(每组三个重复),10周龄时开始正式试验,试验期6周,分别饲喂添加硫酸铜(以铜量计)0 mg/kg(Ⅰ组)、6.5 mg/kg(Ⅱ组,对照组)、30 mg/kg(Ⅲ组)、60 mg/kg(Ⅳ组)、125mg/kg(Ⅴ组)、250 mg/kg(Ⅵ组)的相同基础日粮。分别在鸡第12周龄、14周龄、16周龄时,采集血清和肝脏样品,进行血清、组织铜含量测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