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新区生活性街道的塑造与管控策略——以南京江北新区国际健康城城市设计为例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vyliuc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基于当代中国城市的现实问题:一方面在新城区中,道路设计被机动交通的高效通行与城市面貌的整齐统一所主导,人的需要被忽视;另一方面,老城中自下而上的街道活动与自上而下的交通管理发生着日益激烈的冲突。本文基于城市设计的视角,关注公众眼中的城市邻里公共空间的品质,肯定生活性街道在城市生活中的积极作用,认为其不仅有利于提升社区整体环境品质,也为居民带来健康活力的街道空间。技术方法方面,在捕捉生活性街道在南京的现状的基础上,本文结合近年来的城市设计实践,讨论生活性街道塑造的关键策略与管控方法。街道环境的塑造离不开自上而下的规划引导与自下而上的修正维护的相互配合,本文从规划布局与微观控制引导两方面展开,讨论各阶段应重点考虑的内容。旨在一方面为开发建设提供明确的框架和秩序,使得邻里街道环境整体有序,另一方面赋予生活性街道形态以多样性和变化。相关关键控制与引导方法在城市设计图则编制中予以落实,为未来土地出让后的建筑和景观设计提供指引。
其他文献
本文回顾了近五年来文献资源建设研究的状况,详细介绍文献资源建设的主要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初步讨论了网络条件下文献资源建设的一些理论问题.
近3年来,沛县以全省首批新农村、新家庭计划项目(简称“双新”项目)试点县为契机,深人开展示范县、镇、村、户创建活动,形成了具有沛县特色的“双新”品牌建设之路。
分析全国人口普查原始数据可以发现,自20世纪90年代启动市场化改革以来,中国农村分家模式发生明显的历史性变动,主要体现在兄弟分家和父子分家两方面:兄弟间的分家模式从"一次
《马向阳下乡记》开播以来收视率、点击率居高不下,获得了各界的广泛好评,成为时下一个引人关注的全国性的文化现象。本文试图分析这一现象背后的文化因素和社会因素,进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