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北京园林绿化志》看1949~1976年首都的绿化建设

来源 :第十届国史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uaixin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北京志·市政卷·园林绿化志》所辑录的史实,从一定程度反映了新中国绿化事业的发展历程,从中不仅可以获得大量有价值的历史资料,同时可以澄清和解决一些模糊不清的历史问题,为国史研究和园林绿化发展建设提供有力支持.从事国史研究要把读志、用志两个环节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志研史,探讨总结1949-1976年首都绿化建设的发展经验和教训,这样就可以借鉴历史,明了现状,探索规律,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生态文明提供可资借鉴的参考。
其他文献
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堪称新闻改革的有三次:除了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的新闻改革,另外两次就是1942年延安《解放日报》改版和1956年《人民日报》改版.由于当时面临的任务和党内外的条件各不相同,这三次改革的做法和效果也不一样.1956年《人民日报》的改版有其特殊的原因,对中国新闻事业的改革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和关心北京市的文物保护事业,对北京市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北京市的文物保护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从重视“文物”保护转向重视“文化遗产”保护,从重视单个具有保护价值的建筑向重视历史文化街区、历史文化名城的方向转变,从重视物质文化遗产向重视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结合的方向转变,文物保护的理念逐步提升。60多年来,北京市的文物保护从无法可
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崇高使命下,理工科大学生若不了解中国当代史、中国国情,不仅很容易脱离实际、走弯路,而且还很难增强自己贯彻落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所以,在理工科大学开设中国当代史,既可以使理工科大学生深刻认识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以来所取得辉煌成就的历史进程、基本经验和发展规律,又可以使他们明了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
新方志理论研究,是在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总结当代修志与地方志工作丰富实践经验和吸取历代方志思想理论精华基础上形成的,既有广度,又有深度。方志基础理论研究和编纂学术研究,受工作时间和条件所限,不是所有方志工作者都在进行的,而只是少量的人在研究,而强调对资料的史学研究,可以调动更多人的研究积极性,并且直接关系到志书质量的提高,有更为迫切的需要。
本文试对中共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与新中国地方志事业的发展进行历史考察,在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对新中国地方志事业的指导下,新中国地方志事业积累了可贵的经验和教训,迈出了稳定发展的第一步,为改革开放后掀起更大规模的修志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如果没有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领导对新中国地方志事业的关怀与重视,也就没有今天地方志事业的大发展。所以,不仅要牢记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对新中国
笔者认为在新时期,方志和地方志机构在服务党的中心工作中有六大功能:服务政治的功能、服务经济的功能、服务文化的功能、服务教化的功能、服务学术研究的功能、服务改革发展的功能。地方志服务改革与发展的实践证明:与其说地方志书服务于改革发展,还不如说方志部门围绕科学发展观,利用自身的人才优势和史志的资源优势服务于改革发展更为贴切。
史志二者是同源异体,有着互相促进、相辅相成、共同发展、相得益彰的密切关系。鉴于方志具备突出的地方性、编纂的连续性、内容的广泛性、记载的多样性、鲜明的时代性等特点,在中国当代史的研究中,理应充分借鉴志书编撰的长处,不远万里地访史,不弃涓流地存史,不辞细微地证史,不断提升中国当代史学科建设质量,以使研究的结果更接近于历史真实,更清楚地揭示历史发展的规律,更好地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服务。
本文从对历史与政治关系的新见解、对中共治史原则的新思考、对中共治史方法的新论述这三方面介绍了对中共治史理念的新思考,指出胡乔木晚年不仅对中共党史研究有许多新认识,而且对地方志的编写也有许多新见解。主要体现在关于新方志的体裁和科学性问题、关于地方志的分量、关于出书的速度这三方面,胡乔木的这些新见解,不仅直接指导着当时以及现在地方志的编写实践,而且也为我国社会主义新方志学的创建做出了开拓性的贡献。
文章指出史志工作应该而且能够结合开展,关键是要有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指导,解决好认识问题和实际问题,提出史志工作有为才有位的理念,在中国文化史上,史志是一家,史中有志,志中有史,需要正确理解史志关系,要自觉打破当代史、地方志人为硬性分离的非科学做法,走科学结合、和谐结合、双赢共荣的编研之路、发展之路。作为地方志工作者不但要有“志识”还要有“史识”,特别是当代史,提高自身的素养。地方志工作者必须了解和
本文试以陕西地方志量化编纂成果为例,对地方志工作的角色和使命、地方志编纂与国史研究的关系、地方志事业的本体定位和功能定位等问题进行初步探讨,以就商于各位专家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