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天气预报的方法

来源 :山西省气象学会2014年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nbin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介绍了天气预报的相关知识,主要论述各种各样天气预报的方法,有预报指标法、相似形势法、落区预报法、数值天气预报方法、完全预报方法、模式输出统计方法等简述了天气预报的基本思路。并对数值预报进行了简明的阐述,为公众普及天气预报的基本知识。
其他文献
Doctor of engineering,focus on laser precision processing and related applications.Dr.Cai pulished more than 20 papers about laser application in China and overseas.He was employed as visiting researc
会议
激光3D打印技术在铝挤压行业中,可提高模具、剪切刀具、和液压杆等易损件的使用寿命数倍,是降低成本的有效利器。 1、模具、昂贵且易损挤压机部件(剪刀、挤压垫)的修复;2、模具、昂贵且易损挤压机部件的工作面强化;3、模具、昂贵且易损挤压机部件的防腐;4、高精尖模具的3D打印开发与制造。
会议
应用山西62个气象站1961~2009年秋季降水资料,NCEP/NCAR逐月再分析资料、NO从太平洋海温资料等,对山西秋季降水异常与大气环流及太平洋海温异常关系进行了探讨.研究发现:1)20世纪60~70年代中期山西秋季降水偏多,之后降水偏少.从线性趋势看,山西秋季降水有明显下降趋势,但不显著.2)秋季降水异常偏少年同期500 hPa平均高度场上,北美东部槽偏强,欧洲北部脊偏弱,贝湖西南部脊加强,
基于山西省109个气象站点1961-2010年的日照时数资料,采用气候倾向率分析、空间插值分析和M-K突变检测等方法,对山西省日照时数的时空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近50 a来,山西省平均日照时数在年代、年、季尺度上都呈减少趋势,年平均减少幅度为64.16 h/10a;四季日照时数中夏季日照最多,冬季最少,各季变化中夏季减幅最大,春季最小;月变化为单峰型,最大值出现在5月;山西省日照时数年、
利用1960-2010年山西省66个测站9~11月的逐日降水量及NCEP/NCAR的500hap高度场、200hap和850hap风矢量场、整层水汽通量场资料,采用经验正交函数(EOF)、合成分析方法,对山西秋季(9~11月)连阴雨的基本气候特征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从与秋季连阴雨相联系的环流因子入手,探讨山西秋季连阴雨异常的成因。分析表明:山西秋季连阴雨异常的空间分布表现为3个模态,①9、10
本文选取山西省108个站点1960-2008年的日平均气温资料,剔除了错误、缺测和起始年较晚的资料,用统计分析、线性趋势评估法对山西南部、中部、北部分别进行评估,得出如下结论:(1)年平均气温从西南向西北减少。(2)全省的年平均气温呈波动性上升趋势,各地的平均气温线性变化率均高于全国水平。进入90年代以来,气温上升迅速。(3)全省气温在春秋季变化趋势一致,幅度差别较小;冬夏在变化趋势和幅度上都有所
2014年度春玉米播种期间出现有效降水,春玉米足墒播种;播种~三时期降水量偏多,土壤水分充足,能满足玉米生长需求,光、热、水匹配合理,玉米菌全菌旺,长势喜人。七叶~拔节期降水不足,但由于底墒充足,对春玉米蹲苗有利,拔节~乳熟期降水严重不足,降水时间分配不合理,土壤水分严重匮乏,拔节、抽雄、开花、吐丝均受到重创,繁峙、代县、原平、偏关等县玉米出现干枯和死苗现象。总体分析,2014年降水不利于玉米正常
利用天气预报常规业务资料、自动站资料、多普勒雷达资料、卫星云图等资料,分析2013年7月9日阳泉暴雨天气过程的大气环流特征、影响系统和物理要素场。结果表明:暴雨天气是在西风槽和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共同影响下、配合低空切变线或低涡形成的;暴雨主要发生在700hPa切变线南侧,200hpa高空急流出口的右侧,中低空有一致的西南暖湿气流输送水汽。
山西地处气候过渡带,气候敏感、生态脆弱,在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其陆面物理过程受气候波动影响十分明显。本文利用NCAR CCSM IPCC AR4陆面分量模式(CLM) 20世纪气候模拟(20C3M)和21世纪SRES A1B排放情景下的模拟结果,对山西省21世纪(2001~2099年)与20世纪(1901~1999年)陆面能量和水文变量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显示:(1)模式能够模拟出山西地区未来地面温
本文利用锡林浩特国家气候观象台涡度相关系统得到的长期连续通量观测数据,对锡林浩特草原2009至2011年期间的C02通量观测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CO2通量存在明显的年际、季节和日变化特征,三年中NEE年际变率达到200g/m2,季节变率最大达到460g/m2,日变化幅度生长季最大达到0.25mgm-2s-1.通过不同时间尺度碳通量与温度、水分、辐射等环境因子的分析,认为CO2通量日变化主要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