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告诉病人坏消息?

来源 :第十六届全国临床肿瘤学大会暨2013年CSCO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hc8809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果您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去就医,突然有医生告诉您得了癌症,这个坏消息恐怕无异于五雷轰顶.但这样的事对于一位医生来说可能很平常,因为医院里每天都能遇到生与死的场面,医生们已经习惯了.不知医生朋友想过没有,面对疾病您该沉着冷静,可面对病人,特别是您带去的是坏消息的病人,您该怎么办?从目前我国肿瘤治疗的现状来看,欺骗病人是不可取的。许多病人在癌症晚期都知道自己的真实病情,家属与病人互相隐瞒、强颜欢笑、故作镇静,这对病人和家属都是情感上的一种恶性消耗,初次谈话分清对象-对患者避重就轻,对家属直言相告,因人而异-引导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把"生存压力"转化为"求生动力"实际上,许多精神健康的肿瘤病人对坏消息的承受能力远比人们预料的要强。但是由于人们的性格特征、文化层次以及情感类型不同,对坏消息的承受能力是有差别的。逐渐地把坏消息传递给病人,可能在某种意义上有利于临床的治疗。那么,渐进的速度有多快?这必须根据病人自身的情况来决定。在任何时候都要切记:帮助病人树立信心,从而积极配合治疗,这是告诉病人坏消息的唯一目的。医生面对的不仅仅是病人身体上的疾病,而且要医治因疾病带来的心理上的种种问题。医生的角色要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向医学一社会一心理模式转变,正是所谓"治病救人"。
其他文献
恶性淋巴瘤为我国老年人常见的肿瘤疾患之一.恶性淋巴瘤分为非霍奇金淋巴瘤(non-Hodgkin lymphoma,NHL)和霍奇金淋巴瘤(Hodgkin lymphoma,HL)两大类.目前尚未有"老年"的统一定义,最宽泛的定义为:由于时间带来了生理变化,而导致其在面对挑战时,无法维持体内的平衡,通常所指的老年患者即≥60岁的患者.近年来,老年淋巴瘤患病率不断上升,国外有报道老年男性淋巴瘤的发病率
对大多数患者而言,霍奇金淋巴瘤(HL)已成为可治愈的恶性肿瘤.HL的治疗主要是根据患者的病理分型、预后分组以及分期等来进行治疗选择.目前综合治疗(化疗加受累野照射)是治疗早期HL的基本原则,无预后不良因素的早期HL可以考虑减少化疗疗程和减低放疗剂量;而晚期HL常以化疗为主,辅以放疗,需要探索更积极的治疗方案.ABVD方案仍是HL首选的标准治疗方案,为了进一步延长患者生存和减少复发,其一直受到强度更
外周T细胞的淋巴瘤(PTCLs)是来源于成熟(后胸腺)T细胞和自然杀伤(NK)细胞的一类异质性较明显的恶性肿瘤.在大多数西方国家中,它们大约占非霍奇金淋巴瘤(NHLs)的10%~15%,但也有相当大的地理和种族差异.在2008年的WHO分类中,20多个组织学亚型被确认,最常见的就是外周T细胞淋巴瘤-非特指型(PTCL-NOS),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AITL),成人T细胞白血病/淋巴瘤(A
盐酸苯达莫司汀是一种兼具烷化剂和抗代谢作用的双功能氮芥衍生物,可用于多种血液系统肿瘤和实体瘤的治疗.于1963年由东德的耶拿微生物和实验治疗研究院合成,陆续被用于治疗血液系统的恶性肿瘤.1993年由Ribosepharm公司以商品名Ribomustine在德国上市,主要用于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乳腺癌等的治疗.2008年3月20日美国FDA批准了Cephalon Inc开发的盐酸苯达莫司汀注射剂(商
光动力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是肿瘤治疗的一个新兴领域,是继手术、放化疗等传统抗肿瘤手段外的一种新的抗肿瘤模式,其作用机理是将光敏剂注入人体后,其在恶性肿瘤内特异积聚和储留,经过一段时间后使用特定波长光照激发瘤体内的光敏剂,使光敏剂产生活性氧物质(reactive oxygen substance,ROS)包括单线态氧或其他活性氧,通过非细胞凋亡途径或直接高效诱导凋
免疫营养支持是现代临床营养学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其核心是通过具有免疫药理作用的特殊营养素对疾病进行细胞和分子水平干预,调节机体的能量代谢、应激及免疫功能,减轻炎性反应,从而改善患者临床预后.最初,免疫营养主要应用于感染、创伤、围手术期等严重应激患者,但随着营养支持治疗在肿瘤领域的发展,人们已逐渐认识到免疫营养在肿瘤综合治疗中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广义的肿瘤免疫营养支持已涵盖了肿瘤预防、手术、放
肿瘤组织中大量的血管新生是恶性肿瘤的标志之一,其促进了肿瘤的发生、发展和转移.目前已有包括贝伐单抗、索拉非尼、舒尼替尼、恩度等多种抗血管新生药物应用于临床,但患者通常在短暂临床获益后进展,提示其可能存在对肿瘤侵袭性的影响,但效应有限.对于疗效的预测也缺乏统一的预测因子.该类药物也有其不同于传统化疗药物的不良反应.临床前研究发现血管周细胞、骨髓来源细胞、其他促血管因子上调等可能是目前抗血管药物耐药的
多原发恶性肿瘤(multiple primary malignant neoplasms,MPMNs)的概念由Nisbet Billroth在1889年首次提出,即:每一个肿瘤有不同的组织学形态;肿瘤发生在不同的部位及器官;每个肿瘤有独特的病理形态和各自的转移途径.目前公认的是1932年由Warren和Gates修订的概念:每一个肿瘤必须是恶性;每个肿瘤有独特的组织学形态;必须除外原发肿瘤转移的可
甘草酸是从传统中药甘草中提取的一种三萜皂苷,自1948年被发现以来,有关研究不断深入,药理学研究发现甘草酸能增强肝脏的解毒能力,抑制肝细胞的炎症反应,防止或减轻多种致病因子对肝细胞的损害.实验和临床研究证实,甘草酸能使多种原因所致的肝细胞变性、坏死的进程明显减慢,程度明显减轻;血清谷丙转氨酶明显下降,肝细胞内蓄积的肝糖原及核糖核酸含量很快恢复正常或接近正常;促进胆红素代谢以及有一定的抗病毒、抗肝纤
目前临床研究是推进肿瘤化疗和生物靶向治疗的重要手段,是临床实践指南的重要依据.临床研究考量的诸多因素中,效果、安全性、卫生经济学等是主要评估指标,但临床研究过程中至关重要的是如何控制安全性.近年来虽然安全性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而且研究中有许多研究因严密监察,发现安全问题而及时终止,如由加拿大国家癌症研究所临床试验组(NCIC-CTG)组织的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国际多中心Ⅱ/Ⅲ期临床试验(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