湍流能量耗散率方程的模拟

来源 :第六届全国流体力学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bosiji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湍流能量耗散率ε方程中各项的模拟在模式理论中一直是很难处理的问题。该文利用单影响函数的两尺度直接相互作用原理研究了该问题并且建立了ε方程的模型方程。之后将后得结果与前人的结果及标准的K-ε模型进行了比较。所得结果表明:(1)C<,ε3>与湍流普朗竺数是无关的,这与Rubinstein(1966)的结果是一致的:(2)<,ε>方程中模型系数与标准的K-ε模式及Yoshizawa(1988)模型系数相近,但得出的方法是不同的,因而该文为湍流能量耗散率ε方程的模拟提供了理论基础。
其他文献
现代湍流模式研究已超出了经典的Boussinesq涡粘性概念和线性的雷诺应力输运范畴。湍流运动过程中的非线性本质已成为模式研究人员所关心的中心问题。其目标在于使湍流模式能更加真实地
该实验通过与光滑平板的比较,对同一沟纹模型在不同流速和不同沟纹模型在同一流速下的流谱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带沟纹的平板能够减弱紊流附面层内的动量交换,进而说明沟纹
该文研究了一个以NS方程为控制方程的翼身组俣体的粘性流场,将二维的Baldwin-Lomax紊流模型推广到三维流场计算中,在结合部使用细长体剪切层假设。通过引入三维拐角的法向距离公式计算翼身结合
该文由流体-颗粒速度的拉氏联合概率密度函数(PDF)输运方程出发,用Simonin建议的Langevin模型封闭法,并用Monte Carlo方法直接求解PDF输运方程,将其和求解流体雷诺应力方程模型的有
该文对非线性湍流模型的发展进行了评述。根据各种湍流模型的特点,将湍流模型分为代数应力模型和微分应力模型。给出了代数雷诺应力模型的一般表达式。并对其力学意义进行了探
该文总结了蔡树棠(1987)提出了三涡旋分开考虑的湍流模式理论。由于缺乏合适的边界条件而使该三涡模式理论的工程应用受到限制,该文根据周培源(1948)提出的基本思想给出了三涡模式理论的边
应用嵌套网格技术计算了某飞机复杂流场,讨论J-K湍流模型在复杂流场中的应用和发展。
该文运用单影响函数的双尺度直接相互作用原理(简称TSDIA)研究了湍流中广泛存在的动量、标量、能量的逆梯度输运现象,得到了可定性描述动量、标量及能量逆输运的模型表达式。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