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螺旋CT脑脊液鼻漏的CTC检查

来源 :全国第6届头颈影像学进展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uanxi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脑脊液鼻漏是指脑脊液经破裂硬脑膜、蛛网膜及骨折或不完整的颅骨壁所形成的通道流入付鼻窦、鼻腔形成的漏.术前查明瘘管位置及骨质改变,有助于手术治疗.因此,笔者应用64排螺旋CT对28例脑脊液鼻漏患者进行检查,研究其CT脑池造影(CTC)在脑脊液鼻漏检查中的诊断价值。
其他文献
肝细胞癌(HCC)是世界上第五种最常见的癌症。2001年,全世界,HCC的标化发病率为21/100,000,标化死亡率为20.2/100,000。我们可以看出,HCC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几乎是一样的,表明了这一肿瘤的预后是极差的。在2001年的美国癌症状况国家年报告中,HCC是过去十年中发病率增长最快的癌症。肝硬化是发展成为HCC的最重要的因素:因此肝硬化患者就成为了高危人群。预测,在美国接下来20年
松果体囊肿过去国内文献报道较少,随着医学影像技术的发展,尤其是MRI广泛应用于临床以来,本病的发现明显增加,并对其认识有了进一步的提高,大多数是在MRI检查时无意中发现.发病率占同期颅脑MRI检查的3‰,本文结合文献对其进行总结分析,以期提高临床对本病的诊断水平。
腭部恶性肿瘤是口腔常见的肿瘤之一,但国内有关腭部恶性肿瘤诊断的影像报道相对较少.本组收集了自2005~2007年在我院行CT普通及增强检查并经病理证实的12例腭部恶性肿瘤的病例,并经后处理工作站行MPR重组,进行影像病理对照分析。
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vascular cognitive impairment,VCI)是由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如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和高血脂等)、明显(如脑梗死和脑出血等)或不明显的脑血管病(如白质疏松和慢性脑缺血等)引起的从轻度认知障碍到痴呆的综合征.随时间推移和病情发展,大多数VCI将发展为血管性痴呆(vascular dementia,VaD),这将给社会和家庭造成巨大的经济和医疗负担.而
阿尔茨海默病(简称AD)(1)是一种隐匿起病的进行性发展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临床上以记忆障碍、失语、失用、视空间技能损害、抽象思维和计算损害、人格和行为改变等表现为特征.随着世界老龄化进程的加速,AD已成为老龄化社会的常见老年病,而它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还不大明确,因此它成了各国研究的重点.本文就AD的经颅多谱勒检测进行研究,试图在AD的影像学方面发现一些特有的改变,并进一步研究其与认知功能改变之间
随着免疫组化和分子遗传学的发展,当前归类在鼻窦区中线破坏性疾病名下的疾患主要有淋巴瘤和Wegener肉芽肿病.通常认为这些疾病与窦鼻区许多其他疾患的影像表现之间缺乏特异性.最近连续讨论了鼻腔淋巴瘤的影像表现,引起了我们的兴趣.本文揭示了16例窦鼻区中线破坏性疾病病理和影像表现,并对当前的文献进行回顾。
感音性聋,又称感音神经性聋,病变在耳蜗、听神经或听觉中枢.随着影像学的发展,HRCT可显示耳蜗的结构和耳蜗病变的病理改变,尤其是随着多种后处理技术的应用,HRCT可直观显示耳蜗的结构和耳蜗病变的病理特征,对耳蜗畸形、外伤等做出明确诊断.MR薄层成像可显示位听神经和面神经,水成像可显示前庭和半规管,检出神经及中枢病变引起的耳聋.影像学检查可明确部分患者的病因,本文研究感音性聋的影像学诊断进展。
临床上鼻咽肿块常见,常伴有鼻塞、涕血、头痛、耳鸣耳聋等症状,有些疾患临床表现有一定特点,有些影像表现较具特征,对于鼻咽肿块病变,结合临床和影像所见,大部分疾患可做出正确诊断.本文将临床上出现鼻咽肿块的疾患分述。
MR扩散加权成像(difussion-weighted imaging,DWI)能够评价水分子随机运动的分布状况,以往主要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目前已有DWI应用于腹部、椎体、四肢关节以及乳腺等部位的研究,但是在头颈部应用报道甚少.笔者将DWI应用于头颈部占位性病灶,旨在发现不同病灶的扩散特征,探讨其对头颈部病灶的临床诊断价值。
梨状窝瘘是颈部鳃源性囊肿或瘘的一种少见类型,胚胎学上可将其分为第三鳃囊来源和第四鳃囊来源.从解剖学角度讲第三鳃囊来源的梨状窝瘘内瘘口在梨状窝的上极,瘘管从甲状软骨的上缘出咽.第四鳃囊来源的梨状窝瘘内瘘口在梨状窝瘘的下极,瘘管在甲状软骨的下极出咽.临床如果诊断错误,常将其当作一般的甲状腺脓肿、第二鳃裂瘘管或甲状舌骨瘘切除,术后易复发.再次手术时,因反复炎症、正常的解剖关系和瘘管难以辨认,失败的危险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