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技术在辅助先天性心病诊断治疗中的应用

来源 :中华放射学学术大会2016、中华医学会第23次全国放射学学术大会暨中华医学会第24次全国影像技术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ezhengh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先天性心脏病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存在着很大的难度,原因在于其结构变异的复杂性和个体性.即使同种先心病,在不同个体的表现也可能存在显著差异,这些差异成为决定先心病不同治疗方法的指标.因此,对先心病的精确诊断成为了至关重要的一步,它直接影响了后续治疗的进程.然而,我们常规获得的医学影像数据(CT或MRI)往往是断层或者切面的图像,这些数据并不能直观的显示先心病的空间位置关系和连接关系.我们通过三维影像后处理对断层数据进行统合,可以在影像工作站上显示和处理三维数据,可对先心病进行直观显示.不过受显示模式和工作站功能的限制,绝大多数工作站并不能完成先心病这样复杂结构的显示,而且几乎没有工作站提供了交互式结构展示.同样当脱离工作站环境,医生就不能对先心病进行空间和动态的分析.基于这样的考虑,我们自2010年起开始对部分典型的先心病患者的医疗影像数据进行了处理,根据先心病类型不同对其进行了不同材料和方法的3D打印,迄今完成50余例不同病患的3D打印模型,并将其应用于临床手术规划,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方法:通过对下腔型房缺、肺静脉畸形引流、右室双出口、大动脉转位、法乐氏四联症等多种疾病不同患者的DICOM数据,使用医疗影像工作站、Matlab及专业图像处理工具进行分割,获得心脏完整3维模型.使用多家3D打印公司的设备和材料进行打印,根据病情需求不同打印不同的模型(如:透明、柔软、高硬),提供给临床(介入、外科)进行后续的治疗规划. 结果:大部分患者可以进行手术治疗,通过3D打印辅助,可事先决定治疗方案,达到了针对性和个体化医疗的目的.少数患者在3D打印后,临床认为无法进行治疗或暂时不需要治疗. 结论:个体化医疗是目前的发展方向,对个体差异巨大的先心病来说更是重中之重.3D打印技术提供了对于不同先心病患者个体诊断和辅助后续治疗的解决方案,为临床治疗提供了重要参考,使精准治疗迈出了有力的一步.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CT能谱成像定量评估和预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抑制剂阿西替尼对兔VX2肝肿瘤治疗效果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30 只VX2肝肿瘤模型兔(种植后2周)随机分为对照组(假性治疗组,16只)和试验组(阿西替尼治疗组,14只),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的第2天,4天,7天,10天和14天行能谱CT动脉期和静脉期增强扫描。测量能谱CT碘基图全瘤、肿瘤边缘强化区及肿瘤中心区的碘浓度(IC)并对其进行标准化(NIC)
Aim To evaluate image quality and feasibility of a protocol with reduced volume of iodinated contrast and radiation dose using non-linear blending technique from dual-energy computed tomography(DECT)
目的:研究256双源CT对复杂先天性心脏病的扫描方法、图像的后处理方法及诊断程序,并与Echo及金标准(手术结果或DSA结果)相比较,探讨256双源CT血管造影在复杂先天性心脏病诊断及手术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患者MSCTA资料,并与金标准及Echo结果比较研究.结果 采用SPSS 13统计软件分析.对心内结构和心外结构异常的诊断,均分别统计Echo组和MS
Purpose: Support vector machine (SVM) model learning is commonly used in tumor prognosis evaluation for prostate cancer, breast cancer, glioma, etc. However, the influence of kernel paradigms, attribu
目的:探讨周围型肺癌在64排CT上的图像特征,提高周围型肺癌早期诊断准确性. 方法:对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92例疑为周围型肺癌的诊断结果进行回顾分析.结果:92例疑为周围型肺癌经手术或病理检查证实为周围型肺癌83例,而术前CT诊断为87例,两者诊断一致80例.CT影像上表现分叶征75例、毛刺征65例、胸膜凹陷征25例、空气支气管征20例、空泡征10例、空洞10例、磨玻璃样改变
目的:探究肝癌16 层螺旋CT 多期肝血管造影的成像效果与DSA 成像效果的差异及其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2007 年9 月~2012 年3 月96例肝癌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甲乙两组,每组为48 人.将甲组肝癌患者使用16 层螺旋CT 多期肝血管造影仪,乙组肝癌患者使用DSA,分析两组图像时排除影响因素机器设备、后处理软件等,进行质量评估 结果:在肝动脉期的图像扫描中,可见被强化的动脉有腹腔动
会议
目的 分析和描述肝脏原发性神经内分泌肿瘤的MRI影像特征. 资料与方法 回顾分析经病理证实的12例肝脏原发性神经内分泌肿瘤(男6例,女6例,年龄15~74岁, 平均年龄49.5岁)的临床资料及MRI表现,重点分析其发生部位、大小、形态、边缘、信号特点与强化方式.对于弥漫多发病灶(超过10个),仅选择门静脉左支水平肝脏最大层面的所有病灶进行分析. 结果 ①12例病例可单独发生在肝右叶(n=5,41.
目的:探讨双源双能CT血管成像(CTA)在显示下肢动脉栓塞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对60例可疑下肢动脉栓塞患者行双源螺旋CT血管成像,采用多平面重建(MPR)、最大密度投影(MIP)等多种图像后处理技术,结合原始横断面增强图像进行综合分析。 结果:60例下肢动脉栓塞患者行双源双能CT血管成像后均能清楚显示下肢动脉狭窄的情况,34例腔内的血栓清晰地显示,26例下肢动脉显示清晰。 结论:双源双能CTA成
目的:研究不同口服对比剂在CT、MRI、US诊断中的优缺点,总结个对比剂的应用优势,引出通用型对比剂课题。 方法:查阅文献,总结各种口服对比剂在胃部疾病诊断中的优势,通过统计学分析,列出各种口服对比剂在不同影像检查中的优越性。 结果:每一种口服对比剂各有其特点,不同口服对比剂对组织结构显示差异性较大,通用型口服对比剂集合各种对比剂优势,尽量摒弃诸对比剂的缺点,对胃部疾病显示率提高。 结论:口服对比
目的 随着环境污染的严重,吸烟人数的增多及部分职业性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 患者患病率和致死率均较高.其主要原因为肺通气功能的丧失.许多研究证明:俯卧位能够减少健康成人心脏对肺组织的压迫、改善肺通气功能[1-3];本文作者对30例COPD患者在仰卧位和俯卧位下进行了高分辨CT(HRCT)检查和肺功能检测,观察在仰卧位和俯卧位两种情况下受心脏压迫的肺组织体积的变化和通气功能是否有改善, 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