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教学中国家精品课程教学视频的应用研究

来源 :教育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sfy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对2003-2010年的国家级精品课程网站调研发现,目前精品课程中教学视频多为形式视频,教学视频资源的完备性和共享性存在瓶颈,其画面质量参差不齐等不符合国家精品课程中教学视频的标准要求。目的是要从精品课程建设理念、教学视频的形式设计、内容设计、视听造型设计四个方面提出建设性策略来改善教学视频在精品课程中的应用。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与科学技术的发展,学习工具的不断进化同时推动着学习和教育的变革,大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当前这个信息时代,多数的学习者只是把信息技术作为信息呈现的工具,而没有很好地利用信息技术进行深度的学习,只是处于浅层学习的状态。文章首先分析深度学习的定义以及与浅层学习方式的比较,揭示深度学习的本质特征,然后研究如何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大学生进行深度学习。
个性化课程开发是远程教学组织亟待解决的问题。本论文以学习对象为基础构建了学习资源动态组织呈现的个性化课程,介绍了学习对象的基本概念,并阐述了学习对象动态组织的设计思路。
学分银行作为促进终身学习型社会不断发展和完善的新的教育管理模式,受到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成为近期国内外终身学习领域研究的热点。通过对2006年1月到2011年8月国内学分银行的学术论文发表数量的分析,明确了国内学分银行的研究趋势及主要的研究领域;通过对研究内容的分析,总结概括了成人教育领域中的学分银行、学分银行中的学分管理机制、学分银行中的课程平台搭建以及推行学分银行的困难与障碍等五个研究热点中相
“广义教育技术”定位是刘美凤教授提出的基于技术本质的“教育技术” 定位。该观点自从提出以来,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认可,也受到一些质疑。分析了受到质疑的原因,论证了“广义教育技术定位”在指导教育技术本体论研究、认识论研究、方法论研究和实践研究方面的价值。
伴随国家八年的精品课程建设步伐,教育技术学专业也诞生了一批精品课程,这些精品课程建设的过程本身无疑推动了教育技术学专业师资、专业体系、办学条件、科研能力以及教材等的发展。为了从已建的国家级和省级精品课程窥测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发展,该研究使用统计分析法,分别从教育技术学专业精品课程的年申报成率、占所有精品课程的比重、在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分布情况、申报院校的地域分布、类别以及是否具有博士点等方面做了分析。
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和风景园林学晋升一级学科中,剖析出二级学科晋升一级学科的内外逻辑,明确教育技术学晋升所面临的学理提升与外部竞争困境。针对教育技术学面临的晋升困境,提出破解困境的内外建设策略,最终形成有助于增强教育技术学晋升一级学科的人为提升力量。
本研究基于TPACK框架中七个元素的T部分,并参考Schimidt等和Graham人的量表,针对我国在职中小学教师,应用IWB技术并且不限制学科类别进行教学的TPACK进行量表研究,研究采用Churchill等的量表开发程序,在文献分析、深入访谈的基础上广泛提取测项,经过归并后形成初步的量表IWB-TPACK量表,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自己的TPACK知识水平。
信息化建设是高校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二五”时期是地方性高校信息化建设转型与发展的关键时期。结合现有研究,并以江西师范大学为例,首先对地方性高校信息化建设现存问题进行了概要分析,然后提出了未来五年这些地方性高校进行信息化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针对Blog虚拟学习社群的学习交互现象,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来解析虚拟协作团队的内部协作特征已经成为当下热点。通过近五年国内外的文献阅读,综述国内外利用社会网络分析Blog虚拟学习社群的发展进程,梳理其中应用的分析方法和核心观点,归纳出以往相关的研究经验启示,主要有:①数据挖掘和模型验证是研究热点,丰富了Blog虚拟学习社群的理论和实证研究;②国内研究总体上虽然仍处于分析简单化、研究层面单一的不足,但
在全球教育信息化迅猛发展的今天,文章从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美国教育技术的发展入手,首先对美国近几年的教育技术相关活动进行简单介绍,然后再逐一呈现与教育技术相关的研究与项目的阶段性评估报告,并对报告的结果进行分析,从而提出对我国教育技术发展的几点建议和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