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熔点导电纤维的研究

来源 :第十届长三角科技论坛纺织分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x88428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阐述了新型功能性纤维低熔点共聚酰胺导电纤维的制备方法,它具有低熔点低温,挠曲性好,并且有着良好的导电性能;另在文中对导电材料、导电母粒的添加比例对复合纺丝的可纺性进行了研究.通过对导电母粒含量变化的可纺性研究,表明随着导电母粒含量的增加,纤维导电性能随着增加,但导电母粒含量超过30%时,纤维可纺性开始下降、粘结牢度也开始下降。因此,控制好导电母粒与低熔点切片的复合比例,可得到导电性能良好、粘结牢度强的低熔点导电纤维。低熔点导电纤维具有粘结迅速、性能稳定,广泛应用于电子工业的洁净材料,高档服装的粘合衬材料,达到粘结和抗静电的双重作用。本产品的研究发明,有效的解决了市场上低熔点纤维使用后,无法有效消除静电,产品需要后期抗静电整理的问题。该产品节约了成本,精简加工工序,提高了产品质量,达到永久抗静电的效果。
其他文献
对拉杆形状尺寸和材料性能进行了分析,针对拉杆材料(2A12)塑性差、孔特别深的特点,提出了分两道工序热挤压成形的方案,实现了在顶出行程为300 mm的3150 kN通用油压机上成功挤出杆长450.5 mm、孔深397 mm的特深孔件,解决了挤出长度超过油压机顶出行程的问题,最终成形的零件外圆和内孔同轴度良好,为解决特深孔件的加工提供了一种可供借鉴的思路.
为实现大型钛环的成形,生产出加工余量小,精度高的大型钛环,本文选择重熔圆柱形毛坯,先自由锻再轧制的工艺方法.自由锻生产工艺中,主变形采用WHF锻造法,使稳定的铸态组织转变为力学性能良好的锻态组织,并克服铸态带来的缺陷.然后,对坯料进行镦冲制坯.轧制时采用径向-轴向轧制技术,使得径向轧制产生的端面凹陷在经过轴向端面轧制得以修复平整.最终,制定了合理的自由锻以及轧制成形工艺.
本文利用拉伸试验和压缩试验,研究了轴承保持架用铅黄铜的高温力学性能.结果表明,铸态铅黄铜不经过任何预处理即具有良好的超塑性.拉伸时,最佳塑性温度是660℃,而此时的应变速率为1×10-2s-1,流动应力为7.5MPa;压缩时,在600~650℃,应变速率为(1.136~9.091)×10-4 s-1的条件下,铸态铅黄铜可呈现出良好的塑性,压缩时最大流变应力低于1.5MPa.另外,本文还对实体轴承保
Cr4钢是特大型支承辊的重要材料,其热态成形过程中容易产生裂纹缺陷.深入研究该零件的裂纹形成机理,并对其进行精确预测具有重要的意义,而材料的高温损伤阀值是预测该零件高温裂纹的重要判据.本文基于Normalized Cockcroft&Latham损伤模型,对高温损伤阀值试验测定方法进行了理论分析与研究,采用GFL (Gleeble Fracture Limit)方法对Cr4钢高温损伤阀值进行了测定
Cu-Cr合金的强度、刚度优于紫铜,是高压开关自力型触指零件优先选择的新型材料,目前仍有不少自力型触指结构沿用传统紫铜材料下的结构,没有发挥新型材料的优势.本文以三联体自力型触指为研究对象,以新型Cu-Cr合金材料性能参数为依据,采用有限元数值模拟进行结构分析和参数敏度分析,确定影响触指结构的关键参数为触指的厚度,继而对自力型触指的结构参数进行优化;根据优化后的零件结构设计了精密成形模具,生产出合
依据烧结剥离型涂料理论,涂料在浇注温度下必须产生一定数量的低熔物,低熔物有促使耐火骨料烧结并粘着在铸件上,铸件冷却时收缩率与涂料层的收缩率不同,涂料烧结层从铸件表面自动剥离.选择硼砂作为剥离性能改良助剂,对其使用性能和条件进行试验,结果发现:在消失模涂料中适当添加硼砂,可以作为烧结助剂来改善消失模铸钢涂料的剥离性.从而缩短清理工序时间、降低操作工劳动强度、节省了能耗和简化操作程序、降低生产成本.有
风电事业是一个系统工程.风电行业的发展和风电铸件的高质量、高要求,直接推动了中国铸造行业的发展和进步,在模具加工设备和技术、原辅材料、铸造设备、熔炼设备和技术,铸造技术、检测设备和技术、加工设备和技术、表面处理设备和技术、生产、技术管理方面都采用了很多新工艺、新技术、新方法,大大加速了中国铸造业的快速发展.
本文应用精益生产理论和方法并结合公司推行精益生产的经验,剖析了企业实施精益生产管理过程中的问题,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与措施.企业通过实施精益生产全面提升了制造业企业经营管理效能,极大地提高企业的生产管理水平和竞争力。
为改善涂层织物的防水透湿性能,采用丝素共混改性水性聚氨酯,制备了丝素/聚氨酯复合涂层剂,用于涤纶织物的涂层整理.利用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热重分析对丝素/聚氨酯共混膜的结构、性能进行表征,研究了丝素粒径及其质量分数对涂层防水透湿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丝素与聚氨酯之间存在着氢键作用,丝素的加入提高了聚氨酯体系的热稳定性.当粒径为5 μm的丝素粉体质量分数为20%时,涂层织物的透湿量达到3000 g/
时代的发展突飞猛进,人们追求了更高的生活品质,对纺织品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服饰轻柔、舒适、精致且低碳环保的纺织品深受消费者的欢迎,科技含量、环保低碳、时尚设计的功能性的纺织品成为了当今市场的主流趋势和核心产品.具有升温保暖、除臭抑菌、环保节能的多功能咖啡炭纤维混纺产品的研发及应用,且功能具有永久性,不受洗涤次数的影响,给消费者一种享受一种温暖轻柔舒适的触感,且环保回收再利用,受到消费者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