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出血并脑萎缩临床研究

来源 :第六次全国中西医结合神经科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44353215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脑出血与脑萎缩并存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对脑出血与脑萎缩并存的24例死亡病例和16例存活病例的临床和CT资料进行了对比性研究。结果:研究表明,死亡高峰期为50~80岁间,预后与出血量、血肿部位及是否有脑室积血密切相关。脑出血与脑萎缩并存时,血肿破溃形成脑室积血率高于单纯脑出血。大于30ml血肿的脑室积血发生率为66.7%(4/6),死亡率:100%。本组40例总死亡率为为60%。死亡率高于单纯脑出血的原因可能是①并有脑萎缩的脑出血易破人脑室。②脑出血与脑萎缩并存者应激能力差,对伤害性损害的受力低,易并发感染或器官衰竭而死亡。结论:脑出血与脑萎缩同时存在较单纯脑出血影响大,预后差、死亡率高。
其他文献
精索静脉曲张(VC)是男性不育最常见原因之一,约占15-20%.在青少年中发病率高达24%.在临床上越来越受到重视,是泌尿外科医师最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本文论述了从1990-2006年共收至因不育而行腹股沟小切口手术治疗并接受随访的150例的分析情况。
本文简要论述了应用超声引导微创经皮肾穿刺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复杂性肾结石的治疗方法以及临床经验。
双J管长期滞留病例临床上偶有报道。本文论述了笔者应用输尿管镜下配合气压弹道碎石成功地治疗了3例双J管长期滞留超过2年以上的患者,临床少见,避免了开放手术。
目的:总结微创经皮肾取石(MPCNL)术后迟发性出血原因及治疗的经验.方法:回顾2004年7月-2007年4月432例MPCNL临床资料,分析3例患者术后迟发性出血原因进行比较分析.结果:MPCNL迟发性出血发生率为0.69%(3/432),明显低于传统PCNL(4.4%),迟发性出血的平均时间为术后10.1天,1例患者经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治疗后,血尿消失,随访肾功能恢复良好.肾动脉造影显示为肾穿
肾实质无萎缩的巨大肾结石临床治疗中较为棘手,我院2003-2006年采用肾实质切开取石与肾盂切开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无萎缩肾巨大肾结石患者160例;肾盂切开气压弹道碎石术组疗效较为满意。本文对此进行了简要论述。
肾癌是最常见的肾脏恶性肿瘤,在泌尿系恶性肿瘤中发病率位居第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近年来有逐渐增加趋势.肾癌早期无症状,待症状出现时仅有40%的患者病变局限于肾脏,60%的患者已出现转移,其平均存活时间3到33个月不等。早期局限性肾癌主要通过外科手术治疗,晚期转移性肾癌还需接受辅助治疗,但由于对放疗化疗激素治疗不敏感,肾癌的转移和复发往往得不到有效遏制。本文概述了肾癌免疫治疗的一些进展。
1887年,美国医生Skene描述了一种膀胱疾病:“一种炎症”能破坏部分或全部粘膜,并扩展至肌肉层.1907德国Nitze医生提出间质性膀胱炎(Interstitial Cystitis IC)的定义.1914,美国Hunner医生报道了一组8例膀胱溃疡女性患者,临床表现为尿频、尿急、夜尿次数增多伴耻骨上疼痛,他以膀胱镜下的溃疡作为间质性膀胱炎典型的早期表现并被后人命名为“Hunner氏溃疡”.本
目的:探讨细胞凋亡机制在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hemorhage,SAH)后继发性脑缺血损伤中的作用。结论:神经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的凋亡参与了SAH后继发性脑缺血损伤。
中西医结合泌尿外科学是具有良好发展前景和中西医结合特色优势的学科.四十余年来,通过中西医结合泌尿外科工作者的艰苦努力,已经取得了积极的成果.随着泌尿外科疾病中西医结合治疗研究工作的不断深入和学科发展建设的需要,在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的支持和组织下,由我国著名中西医结合泌尿外科专家刘猷枋教授牵头,于1995年在浙江省杭州市成立了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泌尿外科专业委员会,为我国中西医结合泌尿外科事业的发展和
目的:观察高血压性脑出血急性期,活血化瘀中成药血塞通的疗效,试图进一步证实活血化瘀治法对经外血淤的有效性。方法:将58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0例),在常规西医药疗法(即调整血压,降低颅内压,保持水、电解质、能量、酸硷平衡,拮抗局部酸中毒、自由基、钙超载、神经兴奋性递质,给予神经营养剂及对症处理等)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血塞通静脉滴注,14~28天为一疗程。对照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