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檗碱抑制M1型巨噬细胞极化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机制研究

来源 :2017年江苏省药学大会暨第十七届江苏省药师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nny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为了探究小檗碱抑制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生作用机制. 方法:在DSS诱导小鼠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模型中,明确小檗碱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模型的保护作用及小檗碱对巨噬细胞极化的调节作用;在巨噬细胞系Raw264.7细胞中,探究小檗碱对巨噬细胞极化的调节作用机制. 结果:给药组小鼠结肠组织中炎症细胞浸润减少且小檗碱能够明显抑制腹腔和结肠部位的M1型巨噬细胞极化;在Raw264.7细胞系诱导的M1型巨噬细胞中,小檗碱明显升高AKT1的蛋白水平,且下调p65蛋白的磷酸化水平;给予AKT1阻断剂A674563后,小檗碱抑制M1型巨噬细胞的极化作用消失,且P65的磷酸化水平未见明显降低. 结论:小檗碱通过调节AKT1/NF-KB通路抑制M1型巨噬细胞极化,进而缓解小鼠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生.
其他文献
为适应现代医学模式及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对人才培养的需求,依据《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结合实际情况对预防医学专业的毕业实习进行了改革与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完善实践教学,加强预防医学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实现健康中国战略.
时至今日,公共卫生事业建设与发展的重要“瓶颈”之一是人才问题,准确把握预防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的发展策略问题,是一个大问题,因此将“3D能力”的培养落实在实验教学+实践教学+实习教学中,实验教学着力于基本专业技能培养;实践教学着力于实际应用能力培养;实习教学着力于新思维能力培养。
全日制MPH培养的核心是应用能力的培养,培养应用能力的关键环节就是实践教学,建立全日制MPH研究生实践教学基地,成为决定全日制MPH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要素.文章分析了目前全日制MPH研究生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的现状,针对基地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我国的医学高等教育是借鉴前苏联的模式形成的,公共卫生教育作为医学高等教育的一个分支,是以高等医学院校中的系(学院)形式存在的,长期受传统的医学教育和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其教学观念、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知识结构、课程体系等己明显滞后于社会需求和现代科技的发展,且不能满足当前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的需要,因此应确立新的公共卫生教育培养目标,调整教学内容,注重公共卫生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注重公共卫生师资队伍建设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全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频发,影响人们健康因素也日益增多,培养应用型公共卫生人才成为高校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按照教育部高校转型改革方向,旨在提高应用型公共卫生人才应有的综合能力,完善我国公共卫生防治体系,维护人们对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等美好生活的期盼,推动应用技术类型高校的转型.
随着大健康理念的深入人心,公共卫生人才的需求不断增长,公共卫生的工作内涵不断扩展,对预防医学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杭州市余杭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10余年的实践教学活动中,以问题为导向,不断探索和改革教学,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了以注重实际工作能力培养为主的“导师负责,现场实训.情景模拟,量化评估”的实践教学模式,可为基层疾控中心开展预防医学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提供参考.
本文对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一级学科的定义和预防医学专业教育改革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论证,在此基础上明确指出公共卫生属于社会管理学范畴,预防医学属于医学范畴,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一级学科定义应规范为预防医学,依学科体系指导学科专业建设.这对学科专业发展有重要的意义:同时指出预防医学应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和卫生事业的发展、人群疾病谱的变动、健康观与医学模式的转变和卫生机构与工作内容的变革,适时调整专业结构、教
目的:胺碘酮为非瓣膜性房颤转复后维持窦律的最常用的抗心律失常药物.胺碘碘酮的主要不良反应为肺纤维化、皮肤色素沉着、肝毒性和甲状腺功能异常等.临床发现长期胺碘酮抗心律失常治疗的患者肿瘤风险可能增加,本研究对胺碘酮对非瓣膜性房颤复律后窦律维持患者与肿瘤风险的相关性进行研究.便于临床治疗决策中权衡抗心律失常与肿瘤的效益风险比.方法:对本院2001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非瓣膜性房颤服用胺碘酮窦
目的:研究临床应用的霉酚酸(MPA)类药物霉酚酸酯(MMF)和霉酚酸钠肠溶片(EC-MPS)在肾移植患者中的药代动力学特征,确定二者浓度曲线下面积的有限采样监测方案,并探索影响MPA暴露水平的因素.方法:76例患者均接受MPA、他克莫司、激素的三联免疫抑制方案.其中33例接受MMF治疗,43例接受EC-MPS治疗.采用EMIT法测定服药前及服药后0.5、1、1.5、2、4、6、8、10、12h的血
目的:研究转录因子AP-2α抑制胃癌细胞株BGC-823增殖及诱导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取临床胃癌及其癌旁组织30对,提取总蛋白及总RNA,免疫印迹及荧光定量法检测AP-2α及KLF4基因mRNA含量,并分析二者相关性;生物信息学预测AP-2α与KLF4基因启动子结合位点并通过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法进行验证;转染pcDNA-AP-2α及pshRNA-KLF4到BGC-823细胞,转染后48h,确定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