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土镍矿内配碳球团还原熔分微观过程研究

来源 :第十五届(2011年)冶金反应工程学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o55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红土镍矿为原科,配加还原剂和熔剂制成内配碳球团,在高温下反应制取含镍珠铁。通过化学分析,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对不同反应条件下得到的球团进行微观组织结构和成分分析,研究球团还原、熔分的过程和机理。考察了温度对反应过程的影响,结果显示:当温度为1350℃,反应时间为20min,能得到含镍珠铁,主要成分是Fe和Ni,品位分别为85.21%和9.08%,回收率分别为90.47%和92.91%,少量的C和S。珠铁中Fe和Ni基本以合金态存在,C固溶在合金中,在镍含量较高的区域,S有一定的富集。
其他文献
通过水钢转炉钢渣理化分析,探讨水钢转炉钢渣资源化利用途径,借鉴宝钢钢渣处理最新专利技术,结合水钢转炉钢渣资源化的实际情况,对现有的转炉钢渣处理工艺系统进行优化提升,以实现水钢转炉钢渣潜在价值的利用。
实验使用Eu2+激活的SrAl2O4作为发光物质添加到涂科中。通过耐磨性试验发现,Eu2+激活的SrAl2O4添加到涂层中,随着添加量的增加磨损失重减少,说明Eu2+激活的SrAl2O4能够增加涂层的耐磨性。这一结果和普通固体材料添加涂膜中所产生的现象不同。通常当填料浓度过高的时候,反而漆膜的磨损失重增加,耐磨性降低。这是由于涂层的颜基比过大,也就足,填料与成膜物质的比例过大,填料在涂膜中的分散不
采用循环伏安法对Sc(Ⅲ)在冰晶石熔盐体系中石墨电极上的电化学过程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以铝为参比电极,当电位小于1.2V时,铝与钪共同析出。Sc(Ⅲ)在熔盐中电解还原过程为一步获得三个电子的简单电荷传递过程。电解过程不会因为生成钪的低价离子而使电流效率降低。
通过对单流板坯连铸中间包的水模实验,研究了不同控流装置对中间包流动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堰、坝的尺寸和位置与湍流控制器的结构对中间包流动特性影响很大,在该中间包内使用不带顶檐的湍流控制器效果好于带顶檐的湍流控制器。与原方案中间包结构相比,优化后的中间包的流体流动特性得到很大改善,最小停留时间和峰值时间分别从64s和81s提高到了81s和163s,平均停留时间从237s延长到了314s,死区体积
运用Fluent软件,对断面230mm×1300mm的板坯结晶器钢液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了不同水口侧孔长宽比条件下结晶器流场和温度场的变化情况,同时利用水物理模拟实验研究了侧孔长宽比对液面波动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给定侧孔面积的水口宽比,大的长宽比有利于减小液面最大速度、降低液面波动以及减轻流股对窄面的冲刷,使液面更加稳定。同时由于长宽比的增加会使钢液热中心下移,因此长宽比不可过高。
本文针对国内某难处理金精矿的加压氧化渣进行了液氯化法浸金的热力学计算及浸出单因素实验,考察了pH值、氯化钠浓度、反应温度等因素对浸金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金精矿氯化浸出反应的热力学条件为:pH值<8、电位高于0.9V;液氯化法浸金最佳实验条件为:电位1.0V以上、pH值4、氯化钠浓度75g/L、反应温度40℃、液固比3:1、反应时间120min、搅拌速度300rpm,浸金率为96.54%。该方法提高
硫是管线钢中最为有害的元素之一,它严重影响管线钢的抗氢致裂纹和抗硫化物应力腐蚀性能。因此,硫含量是管线钢要求最为苛刻的指标。本文以国内某钢厂RH精炼过程脱硫优化为目标,在实验室用GL-2型高温管式电阻炉模拟了4组17个精炼渣系和脱硫剂组合进行脱硫的效果。结果表明:在以上17个方案中,配比为57:25:10:8的CaO-Al2O3-SiO2-MgO精炼渣系和配比为70:30的CaO-CaF2脱硫剂同
高碳锰铁粉配加碳酸钙粉在微波场中进行固相脱碳可以实现深度脱碳,且残留的氧化钙又可辅助脱碳锰铁添加过程中钢水的脱硫脱磷作用,了解这种高碱度脱碳物料的物相组成和显微结构对具合理使用十分必要。把高碳锰铁粉和碳酸钙粉按重量比1:1(摩尔比C高碳锰铁粉:CO2碳酸钙粉=1:1.8)混合均匀,在微波冶金炉内分别加热到900℃、1000℃、1100℃、1200℃,并保温脱碳60 min。对脱碳物料进行碳含量测定
研究了感应熔炼法制备的La2Mg17十200wt.%Ni复合贮氢合金的电化学性能及球磨工艺对电化学性能的影响。XRD分析表例:随着球磨时间的增加,复合合金的衍射强度降低,衍射峰宽化,球磨时间超过80h后,晶体结构几乎全部转变为非品结构。电化学测试显于:球磨制备的La2Mg17+200wt.%Ni复合贮氢合金在首次循环后即可达最大放电比容量,合金具有较好的活化性能;复合合金的放电平台压也随球磨时间的
采用真空热压烧结工艺直接热压烧结Fe、Si混合粉末制备了,Fe3Si金属间化合物。研究了热压烧结时间对烧结产物微观结构、硬度及致密度的影响。结果表明,经950℃、22Mpa下热压烧结0.5~4h均可得到高度有序的Fe3Si块体,且随烧结时间的延长,烧结产物中Fe3Si的含量有所增加,但当烧结时间长于2h,Fe3Si的有序度有所降低。同时烧结产物的硬度和密度也有同样的变化规律,其中烧结时间2h时烧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