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肝静脉与肝外门静脉建立分流道:可行性与安全性研究

来源 :中华放射学学术大会2016、中华医学会第23次全国放射学学术大会暨中华医学会第24次全国影像技术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uoba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经肝静脉与门外门静脉建立分流的可行性及安全性. 材料和方法:回顾分析2008-2010年所行的TIPSS术,对其中经肝静脉(或肝段腔静脉)与门外门静脉建立分流的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2012-2015年间,我科共对310例肝硬化门脉高压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病人实施了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S),其中7例的门脉穿刺点位于肝外,对其中的3例,经肝静脉(或肝段腔静脉)与肝外门静脉建立了分流.3例病人全部获得技术成功,分流道通畅,分流量适中,无血管破裂、大出血等并发症发生.随访3月食道胃底静脉曲张均消失,12个月内无再狭窄发生. 结论:经肝静脉或肝段腔静脉与肝外门静脉建立分流是可行的,安全的.但因病例数目偏少,缺乏大宗病例的支持,所以,它仅仅是在某些特定情况下的特定选择,尚不能作为此类病人的常规技术.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脾脏原发血管性肿瘤的CT和MR影像学特征,以提高脾血管性占位病变的鉴别诊断水平.方法:回顾分析经临床病理和/或活检、手术证实的 15例脾脏血管性肿瘤的CT和MR影像学表现,所有病例均做CT平扫及CT和/或MR动态增强扫描,8例同期行MR检查.结果:血管瘤4例,错构瘤2例,血管肉瘤2例,淋巴管瘤7例.术前明确诊断10例,正确诊断率66.67%(10/15),误诊4例,未定性1例.
背景:目前行一期后路Enbloc全脊椎切除(Totalenblocspondylectomy,TES)术切除单节段原发性脊柱肿瘤的疗效和安全性已被广泛认可。而Tomita6型(累及连续多节段)的肿瘤仍为相对手术指征。
目的:探讨采用膝后侧倒"L"形入路T型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后侧平台塌陷骨折的近期疗效.方法:对我院2010年8月至2014年1月采用后侧倒"L"形入路直视下复位,自体髂骨或人工骨植骨,T型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后侧平台塌陷骨折的32例患者进行随访分析.其中男20例,女12例;左侧18例,右侧14例;年龄26~65岁,平均45.6岁.
目的:研究脊髓型颈椎病(cervicalspondyloticmyelopathy,CSM)患者尽早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融合术(anteriorcervicalcorpectomyandfusion,ACCF)和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融合术(anteriorcervicaldiscectomyandfusion,ACDF)后食管功能障碍情况和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09-0
目的探讨应用腓动脉终末穿支蒂螺旋桨皮瓣修复足跟部软组织缺损的手术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对11例足跟部不同原因所致皮肤软组织缺损伴肌腱、骨外露的患者采用腓动脉终末穿支蒂螺旋桨皮瓣修复。
目的:通过与常规CT对照,评价MRI对肺良、恶性结节各种征象的显示能力及诊断价值.比较肺部结节对核磁共振及CT的敏感度. 方法:全部患者先行常规CT扫描后,再行病变MRI扫描.采用西门子3.0T磁共振行常规T1WI、T2WI、DWI(b=500,800s/mm2)扫描,测量病变在b=500s/mm2时的ADC值,并进行如下分析:1.通过与CT征象对照,分析肺结节征象包括病灶边缘、病变内部结构、邻近
目的 利用同位素标记相对和绝对定量技术(iTRAQ) 结合二维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2DLC-MS/MS)筛选并鉴定出2型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差异表达的蛋白质。 方法 收集2型糖尿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健康志愿者的血清各15例,组内等量混合后,对蛋白进行提取、定量和酶解,应用同位素标记相对和绝对定量(iTRAQ) 结合二维液相色谱串联质谱(2D LC-MS/MS)
目的 回顾性分析儿童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solid pseudopapillary tumor, SPT)的多层螺旋CT(multidetector computed tomography, MDCT) 影像学表现,并和成人SPTs患者进行对照研究. 材料和方法 收集2000年至2012年行MDCT检查且病理最终确诊为SPTs的102例患者.分析所有SPTs的病变部位、大小、形态、包膜、钙化、内部
目的:探讨胃间质瘤影像学特征与肿瘤危险度分级的相关性. 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经病理确诊的胃间质瘤病人的术前MSCT影像学资料,并在其术后病理上采用2008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GIST危险度分级标准进行危险度分级.回顾性分析病灶的影像学特征,包括:部位、大小、形态、密度、钙化、边缘、表面溃疡、强化模式、强化程度、有无坏死囊变、肿块与周围脏器关系、瘤内及瘤周异常血管情况、转移、肿大淋
目的:回顾性分析黄金角轮辐状稀疏平行(Golden-Angle Radial Sparse Parallel MRI,GRASP)动态容积增强MRI在胰腺癌和胰腺炎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方法:经临床病理证实的32例患者(19例胰腺癌,13例胰腺炎)在无需屏气下行腹部GRASP动态容积增强MRI检查,同时获得胰腺癌、胰腺炎及胰腺正常组织的感兴趣区(ROI)的信号时间曲线及渗透测量.采用SPSS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