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院乳腺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监测效果评价

来源 :2016年安徽省医院管理协会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zy1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手术部位感染是最常见的医院感染类型之一,SSI会增加病人的住院时间、再住院率和病死率,死亡风险是非手术部位感染患者的2-11倍.手术部位感染监测作为目标性监测的重要项目之一,其目的是通过监测某些手术操作计算手术部位感染率及外科手术医生感染专率;建立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监测数据的比较体系;评价控制效果,有效降低外科手术部位感染.三级甲等医院的清洁手术部位感染率应≤1.5%,由于在日常监测中发现本院乳腺科手术部位感染率偏高,故选择该科所有清洁手术进行目标性监测.本次监测对象为2011年1月-2015年12月乳腺外科清洁手术,针对感染病例分析原因,积极干预,感染率逐年下降.
其他文献
国内综合性医院普遍存在门诊人满为患,群众反映看病难、挂号难的问题日趋突出.患者对挂号、交费、候诊等环节排队等候时间长、就诊时间短的现象不满,为患者提供便捷的就诊方式,缩短挂号、候诊的排队时间、方便其就医是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加强医院管理值得重点关注的问题.
医院门诊是医院医疗服务的第一关和前沿窗口,由于复杂的功能定位和密集的人流,只有合理的流程、健全的服务功能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就医需求.门诊流程的各个环节会影响门诊的医疗效率、医疗质量、医疗秩序以及患者的就医满意度.笔者从影响门诊流程的因素入手,包括医院的整体规划、门诊的空间布局、就诊流程、医技检查系统、门诊导诊服务等,探讨如何提升门诊服务能力.
健康教育指通过有计划、有组织,系统性的信息传播和行为干预,帮助个人和群体了解卫生保健知识,树立健康观念,自愿采取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教育活动与过程,其核心在于树立健康意识、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降低或者消除健康危险因素.开展好门诊健康教育不仅使病人在心理、生理、社会上达到最佳状态,满足了健康与安全的需要,也改善了医患关系,加强了护患之间的情感交流,消除了病人的恐惧心理,在治疗上也能得到了家属
随着经济发展转型和社会环境变化,自然灾害、伤害事故、公共卫生事件、网络信息故障等日趋频发,对卫生应急反应管理提出了新挑战和新要求.在各种灾害性损伤条件下,实施紧急医学救治和卫生保障越来越受到重视.中国新一轮医改实施后,2013年出版的《中国医院评审务实》和2015年颁发的《全国医疗机构卫生应急工作规范(试行)》对医疗机构的应急管理提出了新的指导意见.作为救死扶伤和公共卫生应急救治的主要担负者,医院
近年来,随着中国ESRD进入血液透析的人群的增长,全国各地的血液透析中心也随之快速增长而血液透析治疗因需要体外循环,需要频繁与血接触;而同一环境中同时有多个病人接受治疗,感染病原体可直接或间接通过污染仪器、设备、医疗用品、物体表面和工作人员的手在人和人之间传播.加之病人免疫力降低,反复住院或较多的外科操作增加了血源性交叉感染及其他传染性疾病的机会.常见的血源性传染性疾病有乙型肝炎、丙型肝炎、各种病
血液净化室(中心)规范管理的前提是设置合理布局,才能保证正常的工作运转.设置时必须将清洁区、污染区及其通道分开并要求医护患严格落实血液净化室(中心)的管理规定.
医院感染风险管理是一个需要综合治理的“工程”,它不仅需要健全的组织机构和规章制度来保证,更需要多部门、多学科间的相互协作,成立医院感染风险管理组织架构,明确风险管理标准。
医院感染一直是国内外公共卫生安全关注的重点项目,而手卫生是预防医院感染最简单、最有效、最有效的方法.在医院里,周围环境、医疗设施以及各种物体的表面均存在着大量的细菌,医务工作人员的双手在各种临床操作中会不可避免地接触到这些细菌,而这些细菌会成为发生医院感染的潜在因素.研究表明,医务人员每次操作后手上都携带大量的细菌,带菌率100%.一般用流动水、肥皂洗手可除去手上60%~90%的微生物,有些医务人
目前中国医院感染管理的学历教育还没有正式起步,大多数从业人员都是转岗而来.为了解医院感染管理专职工作人员的基本情况,曾经对全省不同等级医院的专职人员进行了大面积的摸底调查,结果显示:从事医院感染管理专职队伍无论是学历水平、职称结构和专业结构都难以适应目前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需要.为此从2008年起有针对性地对专职人员进行了包括基础理论、基本技能方面的系统培训,取得了很好地效果。
手卫生管理是医院感染管理的重要课题,是医院质量管理的重要内容,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医务人员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水平,增强医务人员手卫生意识是关键。要做好手卫生管理工作,必须先着手从手卫生设备设施解决问题,创造医务人员便于手卫生操作的环境,继而辅以不同层次的培训宣传,强化医务人员手卫生意识,提高医务人员手卫生水平,通过不同的管理工具,从而达到提高手卫生依从性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