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相断陷盆地有效输导体系组成与油气分布规律浅析--以济阳坳陷东营凹陷为例

来源 :第五届油气成藏机理与油气资源评价国际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halista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陆相断陷盆地油气输导体系主要由砂体、断层(裂缝)、不整合、层理等要素组成,有效输导体系决定了油气的运移路径及油气藏的时空分布。本文以油气富集程度较高的东营凹陷为例,通过砂体、断层、不整合等输导要素分布规律和输导机理的分析,总结了研究区油气成藏的有效输导体系组成及对油气藏分布的影响。研究认为,断层活动时间与油气运聚时间的匹配关系决定了断层对油气运移的贡献;源外油气藏的形成与分布取决于有效输导体系的组成,其中排烃期油源断层的活动性是确定有效输导体系的关键因素,对与之相接的砂体和不整合等要素起到了输导“延续”的作用。有效输导体系对油气藏的形成与分布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断层活动时间长、砂体纵向上与断层组合关系好是多层系油气富集的主要原因。
其他文献
本文论述了吉林油田注水井带压大修技术的发展历程、技术特点以及现场应用情况,并对下一步技术改进工作做了概述。
从渤海海域古近系油气储量在二级构造单元和在不同沉积相上的分布特征及其渤海失利井原因的分析,可以看出构造与储层是渤海古近系油气成藏的主控因素。东营组构造和储层因素并驾齐驱,而沙河街组储层因素占主导地位。进一步分析认为渤海海域二级构造单元及与之相匹配的构造圈闭类型,储集体类型和储盖组合这两种因素是控制渤海海域古近系油气聚集成藏的重要因素。东三段和东二下段是渤海海域古近系不同于陆上的重要的烃源岩,东营组
掌握不同地史时期、不同成因类型原油单体烃碳同位素分布特征,是将该技术有效应用于油气勘探实践的基础与前提。本研究对中国东部和西部不同时期、不同沉积环境形成的代表性原油的单体烃碳同位素的分布模式进行了详细的对比研究。不同成因类型原油的单体烃碳同位素分布具有显著的差异,观察到古生界海相原油不同碳数正构烷烃碳同位素差异较小,近似呈“直线型”分布;中生界陆相油由低碳到高碳正构烷烃碳同位素值由重变轻进而平缓,
依据测试出液具体情况,将塔中下古生界碳酸盐岩测试液(含采油阶段所取样品)分为6类:地层水、准地层水、残酸液、压裂液、清水/垫水/泥浆和凝析水。对各类液的水型、颜色、气味、透明度、沉淀物、氯离子、总矿化度、pH值、密度、γNa/γCl等进行了总结,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地层水的快速识别图版。对塔中下古生界碳酸盐岩地层水的基本特征、纵横向分布规律进行了总结,指出地层水与海拔深度没有相关性,应该为互不连通的
岩性油气藏是莫里青断陷的主要油藏类型,本文通过统计试油层段证实为油层的砂体深度和物性得出的统计规律,总结出莫里青断陷古近系双阳组岩性油气藏成藏主控因素为围岩的生烃条件和砂体物性.围岩的供烃门限深度为2700m,其下双一段以及双二段下部的暗色泥岩能够大量排烃,为岩性圈闭提供油气,断陷中部78%的岩性油藏在此深度之下.砂体达到聚烃门限需要孔隙度大于10%,渗透率大于0.8×10-3μm2,96%的油层
在川东北地区继普光大气田发现以来,元坝地区长兴组生物礁和生屑滩为主的碳酸盐岩储层也取得了工业天然气流.元坝气藏长兴组储层与普光气藏飞仙关、长兴组储层在晚印支—早燕山期原油充注后,经历了构造沉降、原油裂解、TSR和构造抬升等一系列地质事件.复杂的成藏过程中储层古压力演化是研究深层碳酸盐岩成藏的重要问题.本文利用含烃盐水包裹体冰点温度计算包裹体体积并确定流体成分,运用PVTsim软件模拟了川东北地区普
通过对林樊家地区阳信、林南、林北等断层发育演化特征的分析,结合区域构造地质背景的演化规律,对该地区的构造发育史进行了研究:古生代—早、中三叠世为稳定克拉通沉积阶段;晚三叠世整体挤压抬升剥蚀;早、中侏罗世为构造活动宁静期;晚侏罗世到白垩纪本区进入断陷盆地发育阶段;古近纪阳信、林南、林北断层活动共同使研究区抬升剥蚀,林樊家凸起开始形成;新近纪和第四纪进入区域性坳陷沉降阶段。在此基础上,结合生储盖及保存
利用烃源岩主生排烃期法和储层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法分析了东濮凹陷濮卫地区油气的成藏期次。应用三维数值模拟技术,结合典型剖面油气动态充注过程恢复,分析了濮卫地区油气运聚史。研究认为濮卫地区主要存在两期成藏,即古近纪末期和新近纪晚期~第四纪。东营沉积期为主要的油气生成期和油气运聚期,油气主要通过沙三段源内砂体及卫东断层和濮31断层运移,并在岩盐和泥岩遮挡下聚集,此时油气藏分布格局基本定型;东营剥蚀期原封
桂中坳陷在大地构造上处于扬子陆块南缘与华南加里东褶皱带的结合部位,是在加里东运动基础上形成的晚古生代海相大型沉积坳陷,是一个由晚古生界和三叠系充填的残留盆地,其中泥盆系深埋地腹,是主要的勘探目的层系.桂中坳陷泥盆纪—石炭纪为台地、台盆相间的沉积格局,油气地质条件优越,是中国南方进行油气资源评价与战略选区的重要地区之一.  桂中1井钻探揭示了泥盆系—石炭系具有两套生储盖组合,钻遇了气测异常、油迹砂岩
塔中Ⅰ号断裂带O3碳酸盐岩裂缝型储层广泛发育,但研究较少。通过岩心、FMI成像测井、常规测井和地震资料对裂缝型储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区裂缝发育,类型多样,主要包括构造缝、溶蚀缝和成岩缝,裂缝以缝合线和小缝为主,垂直缝和斜交缝居多,多为未充填—半充填,有效性好;裂缝型储层在良一段和良二段分布有差异,主要受断裂活动、古岩溶作用和岩性的控制;裂缝型储层含油气性以单井产能和含油气饱和度来表示,裂缝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