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材环境产品声明评估和意义探讨

来源 :第十二届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thayus04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简要介绍了环境产品声明的概念,阐述了与环境标志和碳足迹的关系.以PVC-U窗为例,从全生命期角度详实介绍了环境产品声明评估的实现步骤,包括内容,评估方法.本文分析了我国在建材产品领域开展环境产品声明评估的可行性和有待建立完善的工作,结合我国十三五规划说明推广环境产品声明对于建筑产业发展的意义.环境产品声明(Environmental ProductDeclaration,简称EPD),是由独立的第三方机构核实并对声明中指定的产品在全生命期内造成的环境影响的报告。该报告的信息是对于相关方是透明的,报告中的评估的数据具有可比性。需要说明的是,一款产品出示EPD声明报告并不说明该款产品就一定优于其他产品,而是说明该款产品给社会相关方一份公开的、透明的在全生命期内对环境影响的说明。各相关方可以根据声明中数据信息选择适合的产品用于适合的项目。通过上述示例,如下内容需要引起注意:对于部分建材产品而言,原材料的能源消耗和对环境因素的影响远大于产品的装配生产阶段,比如门窗、暖通空调设备,确保产品品质,提高产品在建筑物中应具有的基本性能,对于降低能源消耗,减少对环境因素的不利影响才是最重要的,建筑垃圾分类处理能力有待进一步关注和提高,不同能源形式消耗而造成的环境影响因素数据有待建立完善,主要基础原材料生产所消耗的能源形式、数量以及原材料自身或化学反应造成的环境影响因素数据有待建立完善,PCR的建立有待完善,本例中使用阶段能源补偿计算合理性有待商讨,因为造成热交换不仅仅是PVC-U窗,还有围护结构等因素,但围护结构所占比例或权重应根据具体设计方案而异,相同产品用于不同气候地区和建筑设计不同时,在使用阶段最终测算结果会不同。因此,在建筑领域推动EPD工作的目地不是简单评价建材产品的优劣,而是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各环节的协同发展,实现绿色建筑产业的整体品质提升,落实我国"十三五"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途径之一。
其他文献
本文介绍了上海长宁来福士西区大型商业办公综合体项目的制冷站设计中节能技术的运用.制冷站设计中采取的节能技术主要包含:大温差系统,冷冻水一次泵变频调节流量系统,冬季利用冷却塔、板交的免费冷源系统,冷却水变流量系统,冷凝器的在线清洗系统,制冷站自控系统、计量系统等.制冷站通过这些技术措施来达到节约建筑能耗的目标.
本文介绍了水蓄冷空调冷热源方案的类型,提出水蓄冷空调冷热源方案应用于医疗建筑时存在的问题.结合医疗建筑的空调冷热源特点,提出水蓄冷空调系统的优化方案,并基于工程实例,与常规空调系统进行了对比分析.冬季直接利用医院集中蒸汽锅炉房提供的热量时,热能生产成本约为0.5元/kWh,如果利用手术部和ICU病房空闲下来的风冷热泵机组供热,热能生产成本约为0.26元/kWh。运行该风冷热泵机组远比集中锅炉房经济
在冷站群控系统中根据暖通空调设备运行的基本关系测试或分析节能控制的关键点:冷机群控综合效率、主辅机运行匹配关系、末端负荷的供需比.通过前期勘探、中期建设、后期调试冷站群控系统,最终锁定控制策略,使得冷站系统在商场的营业状态下能到达适度供冷、自动运行调节和高效运行的合理工况,并减少人力运维投入.测试结果表明,优秀的冷站群控系统的建设具有可观的经济效益,应在大型公共建筑中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定量化的研究城市居民、能源、建筑三者之间的关系,将有助于发现它们的内部关联和影响,从而更好的服务于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和资源配置.研究采用建筑动态负荷模拟及迭代优化计算的方法,结合项目实测数据验证,获取不同类型建筑的动态负荷特性,并集成了建筑节能优化技术,修正和完善动态负荷参数.最终与城市规划用地及配套相结合,通过对不同功能建筑用地面积的配比与建筑整合负荷变化间的反复迭代以及评价指标的有效约束,获取
本文通过对国内22个航站楼的调研,总结了目前我国航站楼能源系统的设计与运行现状,比较了国内外航站楼的总体电耗水平.调研结果显示,我国航站楼的年总电耗平均值为180kWh/m2·a,对航站楼的分项电耗水平及所占比例进行了分析,航站楼建筑一般都有单独的能源中心,且离航站楼较远,直线距离平均约为476m,供能半径大,输配电耗高,目前我国航站楼多采用传统5℃的冷冻水供回水温差,鼓励使用"大温差、小流量"的
本文分析了相变材料的特点和相变墙体传热理论研究与应用现状,指出了相变墙体材料的研制方向.对不同构造相变墙体建立了传热理论模型,采用显热容法运用数值模拟方法模拟了在周期性变化的室外边界条件下,相变储能墙体内的传热过程及墙体内表面的温度变化.计算结果表明:储能墙体中的相变材料层是影响墙体传热的重要因素之一.
绿色建筑和建筑节能是建筑产业转型的必然趋势.围护结构节能是建筑节能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包括墙体节能、门窗节能和屋面节能.本文通过对重庆地区获得评价标识认证的33个绿色公共建筑项目的围护结构设计以及节能效果进行调研,总结出该地区绿色公共建筑外墙、窗、屋面三大构件的节能做法,供设计人员参考,并提出笔者建议来指导后期绿色建筑项目围护结构节能技术的推广,比如屋顶绿化、外窗气密性、优化通风设计、墙体自保温体
采用DeST能耗分析软件,选取上海典型气象年气候参数对一种隔热反射贴膜全年能耗进行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在进行贴膜改造后的典型建筑具有较好的节能效果,全年节能率为10.3%,是一种适合于上海夏热冬冷地区气候特征的节能技术,可达到较好的节能减排效果.
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推动着建筑材料的革新,人们对于绿色生态建筑的需求也在日益增长.仿生材料因其对于生物体独到的模拟,而在绿色建筑领域应用前景广阔.本文归纳了仿生材料与绿色建筑设计领域的联系,通过实例具体分析了仿生材料在绿色建筑领域的应用,并对仿生材料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仿生材料是通过研究和仿照生物体的组织结构、色彩质感、化学成分、以及生态功能,制造出的新型材料,其在建筑中的应用将极大地提高人类对于
作为资源短缺的发达国家,日本提倡节能已有很长的历史.据统计,日本的建筑能耗仅占据全社会能耗的约27%,其建筑节能方面的优越性可见一斑.外墙作为建筑最主要的耗能部位,其保温性能直接影响建筑的热损失,影响采暖系统的设计及室内热环境,因此对其节能技术的研究成为建筑节能研究的重点.本文借由研究日本村镇案例中建筑墙体保温构造方式,材料技术,进行归纳总结,希望对我国寒地村镇建筑设计起到一定的参考借鉴作用.日本